新华网 > > 正文

无手的军礼 让人肃然起敬!

2019年05月22日 11:32:16 来源: 央视新闻

    如今,正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戴上了假肢,还学会了独立吃饭、写字、做平板支撑……他渴望着有一天能再回连队看望战友们。

    2018年10月11日,在一次排雷中,杜富国为了保护战友,被一枚突然爆炸的加重手榴弹炸成重伤,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退后、让我来”是他负伤前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杜富国现在怎么样?正在康复中的杜富国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体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

    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里,杜富国正进行康复治疗,他已经能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步了,3000米用时13分多,体能恢复到了受伤前的状态。

    当记者开口讲话,他会循着记者的声音微微侧头,嘴角挂着浅浅的笑。脖子上那一道道愈合不久的伤疤,清晰可见。他不动声色地将爆炸带给他的巨大伤痛压在心底。

    离别前合影,杜富国坚持让人给他换上军装。面对镜头,他笑着对记者说:“茄子!”

    病房成为杜富国的新 “战场”

    2019年5月4日,重庆西南医院的康复病房中,杜富国身着军装接受媒体采访。采访结束时,杜富国下意识地举起右臂,敬了一个军礼。

    空荡荡的袖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这个看不见手的军礼,让两米之外的记者领略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他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他也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外界,身在病房里的他,依旧是一名军人。

    杜富国受伤前与战友一起向革命烈士行军礼。

    杜富国 “无手”的军礼

    (一)

    他第一次这样敬礼,是在被地雷炸伤后的第43天。输血、胸腹部清创缝合、截肢、双眼球摘除、植皮……43天的生死抢救,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那天,时任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在病房内为杜富国戴上一等功奖章。倚靠在病床上的杜富国,用力地抬起右臂,敬了一个军礼。这个下意识的动作,撕扯着他尚未愈合的伤口。疼痛,汹涌袭来。就是这样一个军礼,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了他的坚强。也是从那一刻起,杜富国自己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了一名失去了双臂、双眼的军人。

    给杜富国颁发佩戴一等功勋章。

    (二)

    今年2月,杜富国在父亲和妻子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参加“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这个出生在大山、当兵在大山的年轻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到心中向往已久的北京。

    路过天安门,父亲小声对杜富国说:“富国,天安门到了。”杜富国顺着父亲的声音,把头轻轻侧向车窗。天安门,他曾想有一天自己要穿着军装,在这里留影。如今,他与天安门只有咫尺之遥,却无法亲眼看看它的宏伟。

    为了这趟北京之行,杜富国的父亲买了一个新的行李箱,专门用来收纳儿子的军装。一到宾馆,杜富国便催促父亲和妻子,赶紧把军装挂起来,保持平整。

    坐在舞台后的等候区里,杜富国腰杆挺得笔直。父亲怕他累,时不时用手给他揉揉腰。父亲虽然没当过兵,但他知道儿子有多宝贝身上的这身军装。坐在一旁的妻子王静,手里一直端着一只纸杯。纸杯里的的水冒着热气,王静轻轻吹一吹,小心翼翼地递到丈夫嘴边:“富国,喝点水,时间还早……”

    在即将上场的那一刻,杜富国轻轻地对父亲和妻子说:“我的军装整齐吗?再帮我整理一下。”

    舞台灯光渐亮,掌声,泪水,和着悠扬的小号声,杜富国在父亲和妻子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台阶,站在了现场观众的面前。

    站在这个国家向他致敬的舞台上,杜富国如松挺立。他心中涌动的千言万语,再次化为一个简单的动作——用力举起残缺的右臂,他向所有人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这个特殊的军礼,成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经典一幕;这个特殊的军礼,让人们都记住了杜富国的名字,知道了在那遥远的云南大山中,还有一群和杜富国一样的年轻士兵正在为了边疆百姓的安宁,以命相搏。

    据报道,杜富国的战友们已全部递交请战书,即将前往新的地区执行全新的扫雷任务。

    (三)

    2019年,杜富国从军的第9个年头。9年来,军礼早已成为杜富国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右手的一种本能。

    2019年5月17日,在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杜富国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了他特殊的军礼。

    杜富国以血肉之躯,掩护了战友,换来一方百姓的安全。他用生命担当使命,用青春书写荣光,诠释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让我们向杜富国敬礼,向每一位甘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致敬。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101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