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新青年丨为“三农”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13 11:05:54
来源:新华网

农行新青年丨为“三农”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

字体:

  

  农行新青年系列短片之《为农添“翼”》讲述了农行研发中心惠农工程青年突击队用科技创新破解金融服务“三农”难题,为“三农”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故事。

  勇担当 精准建档扎深根

  一棵树的枝繁叶茂得益于其深埋土壤之下庞大健壮的根系。对于“三农”金融服务而言,数据就是其至关重要的“根”。

  在过去,“三农”客户经理走村入户推广金融产品,有时面对没有任何信贷记录的“征信白户”束手无策。

  “别人做不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这个难点!”惠农工程青年突击队队员李壮志暗下决心。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鏖战,一个融合移动互联、OCR、数字围栏等技术手段的农户信息档案系统诞生了。此举确保了每条录入系统的数据都是由实地调查得来,使“三农”金融数据更加精准。

  强创新 高效风控粗主干

  “数据根系”扎好扎实了,如何能更好整合汲取其中的养分,粗壮树干做好风控支撑、保驾护航呢?

  队员孔令韬来自东北三省的黑土区,那里广袤无垠的农田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然而黑龙江分行反馈的问题却成了他的一个心结:由于农田面积广阔,调查客户种养殖情况时,需要骑着摩托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不但测量容易存在误差、效率非常低,恶劣天气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通过分析,孔令韬提出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线下业务调查环节用于农地识别和测算,实现了农田数据实时采集和智能识别,替代了传统人工调查。

  使用新技术后千亩农场测算识别耗时、信息采集录入耗时单位直接从“天”降低到“秒”,识别成本几乎为0。

  在山东,养牛户想要通过抵押牛只进行贷款,存在着“一牛多抵”的业务风险。队员王佳和吴鹏程受“人脸识别”的启发,想到用“牛脸识别”来解决这一难题。

  他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秒级识别牛只,同时,通过对牛只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展示,构建了包含基本属性、牛只特征和风险告警三大类信息的标签化“数字牛”,为牛只建立数字化“终身档案”。牛脸识别和“数字牛”不仅提升了畜牧业抵押的风控能力,更开创了农行科技服务“三农”的新范式。

  求实干 敏捷开发繁枝叶

  惠农工程庞大的“根系”和粗壮的“枝干”供应着充足的养料,是时候“伸枝展叶”“开花结果”,为“三农”提供敏捷、多样、优质的金融服务。

  针对“三农”地域分布广泛、金融需求差异大的特点,为了提升产品研发质效,队员蒋秀才大胆创新研发模式,带领团队创新研发出了全新的产品研发赋能体系,使得产品推出效率至少提升2倍以上,部分新产品最快一周时间便可实现从提出创意到最终上线。

  目前农行惠农e贷产品基本实现“三农”业态全覆盖,极大丰富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纠错】 【责任编辑: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