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他们是热血青年。在长征路上,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艰难险阻和饥寒伤病,用信念和毅力创造了历史的奇迹。80年后,他们是百岁左右的老人。让我们聆听这些老红军讲述他们的长征经历,牢记这段历史,向这些老红军和他们的战友致敬!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李光,1920年8月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入党。在强渡乌江、遵义战役、四渡赤水、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在解放成都战役中,连续作战几天几夜不下火线,右手被敌人的机枪射中,光荣负伤。从此,只能用左手敬军礼。图为老红军李光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杨楹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李光,1920年8月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入党。在强渡乌江、遵义战役、四渡赤水、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在解放成都战役中,连续作战几天几夜不下火线,右手被敌人的机枪射中,光荣负伤。从此,只能用左手敬军礼。图为李光受伤的右手。新华社记者 杨楹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郝毅,1917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第三、四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战争中左小腿被炸伤。图为老红军郝毅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郝毅,1917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第三、四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战争中左小腿被炸伤。图为郝毅在长征战斗中受伤留下的疤痕。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郝毅,1917年12月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第三、四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战争中左小腿被炸伤。图为郝毅在广西南宁市的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看报(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方槐,1917年出生,江西省于都县人。他12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方槐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湘江战役是我们打得最苦、死人最多的一次战役。天上有飞机,地下有追兵。我看到清澈的河水都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 图为老红军方槐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方槐,1917年出生,江西省于都县人。他12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方槐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湘江战役是我们打得最苦、死人最多的一次战役。天上有飞机,地下有追兵。我看到清澈的河水都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 图为方槐讲述他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承登,1915年7月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承登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1936年在瓦窑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左眼射进、右耳射出,差点牺牲。图为老红军王承登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承登,1915年7月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承登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1936年在瓦窑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左眼射进、右耳射出,差点牺牲。图为王承登在战斗中留下的腿伤。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承登,1915年7月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承登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1936年在瓦窑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左眼射进、右耳射出,差点牺牲。图为王承登讲诉长征经历(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杨义生,1919年6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人。1932年,杨义生参加了驻扎在巴中阴灵山的红四方面军,跟随红军参加嘉陵江战役、松潘战役,翻越达古、昌德雪山,走过松潘大草原。杨义生印象最深刻的长征经历是在芦花(今黑水)准备了3个月的粮食准备过雪山草地,但由于太多太重,部队就放弃粮食轻装前行。到了茫茫草地,由于没有食物,战士们饿得差点没走出草地。图为老红军杨义生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杨义生,1919年6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人。1932年,杨义生参加了驻扎在巴中阴灵山的红四方面军,跟随红军参加嘉陵江战役、松潘战役,翻越达古、昌德雪山,走过松潘大草原。杨义生印象最深刻的长征经历是在芦花(今黑水)准备了3个月的粮食准备过雪山草地,但由于太多太重,部队就放弃粮食轻装前行。到了茫茫草地,由于没有食物,战士们饿得差点没走出草地。图为杨义生讲述长征经历(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凤文,1917年7月出生, 四川省巴中市人。1933年5月,王凤文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凤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1936年1月的高台战役。王凤文和战友遭遇马步芳的骑兵,血战5天5夜。图为老红军王凤文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凤文,1917年7月出生, 四川省巴中市人。1933年5月,王凤文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凤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1936年1月的高台战役。王凤文和战友遭遇马步芳的骑兵,血战5天5夜。图为王凤文受伤的双腿。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凤文,1917年7月出生, 四川省巴中市人。1933年5月,王凤文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凤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1936年1月的高台战役。王凤文和战友遭遇马步芳的骑兵,血战5天5夜。图为侄女孙继书为王凤文护理(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定国,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1933年,她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翻越雪山时,王定国的一根脚趾被冻掉。她曾在94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图为老红军王定国敬军礼(10月10日,谢亚旭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定国,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1933年,她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翻越雪山时,王定国的一根脚趾被冻掉。她曾在94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图为王定国在家中题写“长征万岁”(9月21日,新华社记者琚振华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王定国,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1933年,她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翻越雪山时,王定国的一根脚趾被冻掉。她曾在94岁高龄时重走长征路,探望还健在的老战友和房东乡亲。图为王定国在北京家中(2014年1月9日,郝远征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任群,1919年10月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从军生涯中,主要负责机要通讯工作。图为老红军任群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任群,1919年10月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从军生涯中,主要负责机要通讯工作。图为任群左胸口留下的弹片创伤。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任群,1919年10月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从军生涯中,主要负责机要通讯工作。图为任群翻看老照片(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吴清昌,1917年4月生,江西省会昌县人。吴清昌16岁参加红军,经历了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吴清昌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飞夺泸定桥战役,激战中,吴清昌被子弹打掉左手食指半截指头。图为老红军吴清昌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吴清昌,1917年4月生,江西省会昌县人。吴清昌16岁参加红军,经历了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吴清昌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飞夺泸定桥战役,激战中,吴清昌被子弹打掉左手食指半截指头。图为吴清昌受伤的左手。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吴清昌,1917年4月生,江西省会昌县人。吴清昌16岁参加红军,经历了反“围剿”和红军长征。吴清昌印象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飞夺泸定桥战役,激战中,吴清昌被子弹打掉左手食指半截指头。图为吴清昌讲述长征经历(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赵仁宽,1919年6月出生,四川省巴中人。1934年10月参加红军。赵仁宽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强渡嘉陵江时,发生在广元苍溪境内的马桑垭战斗。望着漫山遍野的敌军尸体,赵仁宽第一次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图为老红军赵仁宽敬军礼。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2016-10-19 13:56:15

老红军赵仁宽,1919年6月出生,四川省巴中人。1934年10月参加红军。赵仁宽最深刻的战斗经历是强渡嘉陵江时,发生在广元苍溪境内的马桑垭战斗。望着漫山遍野的敌军尸体,赵仁宽第一次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图为赵仁宽近照(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2016-10-19 13:56:15

01002005057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