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 正文
最新播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元年工作述评

2015年01月27日 22:03:11 来源: 新华网

    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吕家坡村吕家坡村的老人们在“托老所”内下棋(2014年3月1日摄)。北京市门头沟区针对老年人口比例较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事业,先后建成20余个镇街、村居老年服务管理中心,并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牌、统一功能设置、统一管理制度的管理,政府办养老机构床位达到2000余张,托老所达到300余家,实现了乡村的无盲点、全覆盖。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增进福祉、共享成果——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动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惠及人民群众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事业改革坚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动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兜底线、保基本,注重增进人民福祉。

    一年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务院用制度“穿针引线”,补短板、兜底线、保基本,确保“民生安全网”网线结实、网底不破。围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27个省区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之网越织越密、越织越严,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免除后顾之忧。

    一年来,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增进人民福祉,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健全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了低保等城乡困难群体救助水平,整合碎片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布实施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了基本药物制度,扩大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现了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启动了共有产权住房试点。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随着一件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张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正展现在亿万百姓面前。

    ——抓统筹、削壁垒,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项户籍制度改革,延续半个世纪,关系亿万人口,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面对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慎布局,大胆出手,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同时,一揽子加快推进城乡养老并轨、城乡医疗救助并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医疗服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举打破了“农业”与“非农”壁垒。

    一年来,随着一系列民生领域体制机制的创新,公共资源正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民生“蛋糕”在不断做大的同时越分越好。

    ——不畏难、敢担当,直面社会关注热点。

    高考加分使“造假暗门”丛生,“唯分数论”造成人才结构单一化,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导致“择校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础薄弱……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一整套教育综合改革措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动沪浙两地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例,制定上海市和北大、清华综合改革方案,推进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校园足球。

    莘莘学子将迎来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加科学的考试科目组合、更加多元的人才选拔机遇、更加广阔的社会展示舞台。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这些百姓的心中所想所盼,正被改革的如椽之笔书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美画卷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 陈剑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415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