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腊味 承载家的记忆

2015年02月21日 12:08:16 来源: 人民日报

    四川北川

  团圆,少不了一道腊香

  看着袅袅轻烟从自家小木屋里飘出,今年60多岁的羌族老人王云详幸福地啜了一小口茶,优哉游哉地倚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晒起了太阳。

  他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望江村生活了一辈子,王云详已是儿孙满堂。临近春节,在外打工的儿女早已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他身边,他细细品着的茶,便是小儿子王进德从陕西带回孝敬他的——王进德此刻正在小木屋里熏腊肉。

  年底下,北川县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宰杀年猪,熏制腊肉。全国各地的腊肉口味不尽相同,北川腊肉以色泽红亮、味道醇香著称,是当地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北川人腌制腊肉的程序十分考究:将盐拌着花椒、茴香等佐料炒热,在鲜肉上均匀涂抹,简单腌制后风干,再用松柏枝、甘蔗皮或椿树皮慢慢熏烤,这样熏好的腊肉即使一直贮存到来年盛夏,口味也基本不会变化。

  “腊肉可是我们北川一宝呢!”2014年,北川腊肉被收入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开后,北川人对自家司空见惯的腊肉顿时“高看一眼”,王云详也因此异常高兴:“这么多年,原来吃的是文化遗产。”

  辛苦了一整年,做腊肉成了北川人年终的“压轴戏”,各家过年走亲戚,张罗团圆饭,总少不了腊肉这道菜。因此,腊肉味道如何,已不仅是“舌尖上的味道”那么简单,而是关乎面子问题。所以,大家都会拿出“看家本领”,做好这道“文化遗产”。

  但是,王云详本人已不再亲自参与熏腊肉了。他年岁已大,受不了烟熏火燎,只负责杀年猪和制作调料,熏腊肉的任务则交给最细心的小儿子王进德。小王没有让老王失望,熏制的火候掌握得极好,熏好的腊肉焦黄透亮,香气诱人——从小时候起,他就在家里熏腊肉时帮忙打下手,这门“手艺”他始终没落下。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目前基本都已回村,他们几乎成了各家熏腊肉的主力。“熏腊肉不难,只要心细不着急就行。”眼看着年轻的后生们承接下这门“手艺”,王云详倍感欣慰:“明年我让儿子早点回来过年,把调佐料的方法教给他。”

  王家有亲戚将熏好的腊肉送来一份。煮熟后切成片端上桌,一盘腊肉馋得人直流口水。王云详拿出自己泡了多年的老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咱家到时候也分给亲戚们尝尝。”王云详对自家腊肉的味道很有信心。

  “爸,我过完年回陕西打工,走的时候可以带些腊肉吧?”王进德告诉父亲,他想让陕西那边的工友也尝尝家乡的味道。

  “好,多带一些腊肉回去,让外省人都知道我们的文化遗产!”王云详连声说好,立刻端起酒杯跟小儿子碰个满盅。(记者 张文)

  广东黄圃

  漂泊,难忘岭南玫瑰红

  走进中山市黄圃镇泰和腊味太阳能烘晒车间,一股浓郁的咸香味扑面而来,一根根如红宝石般色泽亮丽、酒香浓郁的广式腊肠出炉了。76岁的董事长、泰和腊味第四代传人王文强说,这批产品完成真空包装后将立即发往香港市场。

  而在黄圃镇另一家腊味生产龙头企业金煌食品有限公司,新派黄圃腊味代表黄永良端坐在电脑前,关注着节日市场新品网上销售情况,今年他的网销产品数倍往上翻。

  岭南的冬天不似北国冰封玉砌,但同样也寒气逼人,一煲热气腾腾的煲仔饭是广东人御寒的极佳食品,如果在烹煮煲仔饭时加上几片广式腊味,那就成了香气逼人的人间美味,令人爱不释手。但很少有人探究,黄圃镇就是近代广式腊味发源地。

  相传光绪十二年冬季的一天,黄圃民间作坊主人王联盛(人称老洪先生)生意冷清,已备好猪肉、猪肝却无人光顾。他灵机一动,将这些食材用酱油、盐、酒腌制,切成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节绑好,晾晒风干后,吃起来饶有风味。后来黄圃镇居民争相仿效,从而形成了腊味制作行业。到了清末民初,黄圃人到广州、佛山、梧州等地创办腊味商号,推动了独具特色的广式腊味的形成和发展;远赴重洋漂泊他乡的“金山伯”“南洋客”们,行囊里总少不了一束广式腊味,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封存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王文强说,他的曾叔祖老洪先生100多年前开创的黄圃腊味,现在很多条件都已改变,过去露天自然风干晒干,现在“泰和”已经用上了太阳能烘晒;过去切料、灌肠等一律手工制作,现在基本都用机械代替。唯一不变的是玫瑰红的通亮色泽,咸中带甜的紧实口感,酒香浓郁的风味……100多年来,黄圃腊味以其独特的工艺,将时间的味道封存起来代代相传。

  如今,“黄圃腊味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永良表示,现在整个黄圃镇拥有70多家腊味生产厂家,生产的腊味品种一般都能达到四五十钟,甚至六七十钟,每一种产品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记者 李刚)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144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