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郊野上的清风,繁华中的赤子——致敬“最美”乡村教师

2015年09月10日 16:58:4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魏梦佳)澜沧江畔,昆仑山下。他们用双脚丈量生命的宽度,用羸弱双肩扛起贫弱地区的希望。在三尺讲台上,一生坚守,无怨无悔。教师节前夕,10名来自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优秀乡村教师在京得到中央领导接见,并荣获首届“启功教师奖”。在这个感怀师恩的日子里,这群远离尘世喧嚣浮躁,在清贫中默默守护乡村孩子、为他们编织梦想的质朴师者值得尊敬。

  36年,一座校、一个人

  大山深处,遥远村寨。他选择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独自坚守36个春秋。一个人,一所学校,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只为17岁时的一句承诺:让更多娃娃走出大山。

  53岁的张有国面色黝黑,消瘦硬实,一笑,牙齿雪白。他来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是当地大田坝乡文沧村德斯立小学唯一的教师。

  文沧村山高谷深,位置偏远,多数村民家庭困难。1979年底,初中毕业后的张有国成为村寨唯一的“扫盲”老师,负责教村民识字,之后开始教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从每月12元钱、12个工分的代课教师干起,直至1994年转正。

  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师生座谈会间隙,他忆起教学初期,连说:“非常艰苦,教室就是一间茅草房,四处漏雨,一下雨娃娃们只能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听课。”

  在德斯立小学,他是老师,也是校长,是父亲,也是保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全是我一个人教。”张有国颇有些自豪,“每天上完课要教他们做饭,睡觉时还要替他们盖被子。”

  为改善学习环境,他动员乡亲们一起制砖烧瓦、砍木料,亲手将漏雨的教室换成瓦房;没有电灯,他就跑到山里砍来松明作照明,怕伤到孩子眼睛,又走20多公里山路买来火油;用自己卖玉米挣来的钱替上不起学的孩子垫学费,忙活着为学校修厕所、建水窖、做篮球板。

  对学校的全心付出使他对家庭亏欠的太多。10年前,23岁的儿子患病住院,生命垂危,丢不下学校和学生们的他最终没来得及陪儿子走完最后一程,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村里50多户人家由于当地水库蓄水搬迁至别处,张有国一家也搬到了附近湾甸坝镇的新家。尽管留下的20多户人家的学生只有不到10人,但他仍然守在学校,每周末再骑六七个小时的摩托车回家。

  “只要有学生的地方,老师就得在,哪怕班里只有一个学生了,我也不会走。”他说,“我走了,那些娃娃就没有人教,没有出路。”

  如今,张有国已培养出200多名学生,其中本科生、专科生20多人,当老师的就有10几人,这使他非常欣慰。“我要坚持到我教不动为止,希望他们(做老师的学生)在外面好好培养学生,我在家里好好培养学生。”

  昆仑山脚下的“双语教育”

  在盛产美玉的昆仑山脚下,一座偏远的牧场,一所地图上都无法准确标注的小学,59岁的达芳,一干就是40年,她如玉般温润、坚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一牧场中心小学地处新疆策勒县境内,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2000米以上,全年有200多天是沙尘天气。达芳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和教师。“要说起我们学校,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够!”她一脸幸福地说。

  达芳就出生在一牧场,是兵团军垦第二代人。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她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被分配到号称“骆驼队”的第五连队做老师。

  “我骑着骆驼从早晨八点一直走到晚上八点才到那个教学点。”她回忆说。之后几年,她辗转5个连队的教学点,直到1984年集中办学,才调入一牧场中心小学。

  中心小学的条件依然艰苦:教室和宿舍总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桌椅板凳到处挪,娃娃们睡觉时被子上就盖上塑料布;住得最远的学生家离学校150公里,家长们骑着毛驴走几天才能送娃娃们到学校;菜也要到200多公里以外去买,老师们不得不在上课之余种菜、养鸡,为住宿的孩子们改善生活。

  2000年,成为学校校长的达芳,针对95%以上学生都是少数民族的现状,在全校开展维吾尔语、汉语的“双语”教学,通过演讲比赛、课文朗读、讲故事、歌唱比赛等多样活动,进行教学示范。同时还与周边县乡各校进行双语评课、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如今,这里的学生们都可用双语进行学习交流,在各类双语比赛中频频获奖,学校也成了当地出名的双语学校。“双语教学在新疆非常重要,可以拉近维汉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信任与团结,必须要坚持到底。”达芳说,现在学校已为当地培养出了一批批双语人才,这让她“自豪得很”。

  现在,获得“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的达芳虽然已经退休,却仍然心系着学校。“山区的娃娃们可怜,能让他们有个好前途,我做一辈子老师都无怨无悔!”她说。

  “为了让草原的孩子更好”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边境旗县之一,多年来都是国家级贫困旗县。在美丽的乌兰毛都草原上,原先连汉语都说不流利的牧民家庭,这些年陆续走出了约百名大学生。一切都与她32年的艰辛付出密不可分——乌兰毛都小学教师斯日古楞。

  去年教师节,斯日古楞作为内蒙古代表,在北京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成为“全国模范教师”中的一员;今年教师节,一身水蓝色蒙古装的她再次出现在“启功教师奖”的颁奖典礼,成为全国3000多名基层教师的突出代表。

  1983年,高中毕业的她自愿留在家乡乌兰毛都苏木乡一所村庄学校担任代课老师。整整五年,她每天都要亲自抱柴给全班38名住宿生烧土炕;周末,她又成了“全职妈妈”,学生们的饮食起居全由她一人打理。“孩子们挤在一张炕上睡觉,一年也洗不上澡,身上都长了黄癣,我每天给他们擦药,自己也不小心染上了黄癣。”她说。

  学校放假,她步行几十里路,挨个把学生安全送到家,每次脚都起满水泡。为减少开支,她带着学生一起种地、上山割草、打柴。寒冬,尽管怀着8个月的身孕,她仍咬着牙到山上去拽木头给教室烧火取暖,来回赶了十几里的山路。为了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每学期开学前,她都要辗转每个牧业点,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2003年,斯日古楞成为乌兰毛都小学校长。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像样的教室,5年间,她四处奔忙,争取资金物资支持,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就连畜牧局都找过,最终将校园使用面积扩大到了1万多平方米。2005年,她又为当地牧民建起了中心幼儿园。

  多年积劳成疾,给她的身体带来了严重损伤。2007年,在拉柴途中,斯日古楞发生车祸,重度脑震荡失忆一个星期,住院半个月才康复;2010年,严重的食道和肠胃疾病来袭,一旦耽误病情就可能发生癌变,她不得已两次进行手术,出院后第二天就又到学校上班;2011年,为抢幼儿园工期,她在工地干活时右膝盖骨裂,至今右腿还隐隐作痛。

  看到如今正蓬勃发展的学校,斯日古楞说,无论做教师,还是做校长,她都问心无愧。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她说,“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乌兰毛都小学工作,我爱我的学校和学生。我会一直守在这里,看着我的孩子们走出草原,健康成长,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652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