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记者手记:关键时刻见严厉,平凡之中见“可爱”——众人眼中的尕布龙

2015年09月26日 11:12:4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9月26日电题:记者手记:关键时刻见严厉,平凡之中见“可爱”——众人眼中的尕布龙

  新华社记者党周 陈凯 庞书纬

  在采访尕布龙先进事迹过程中,记者听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严:对自己严、对家人严、对身边人严、对基层干部严,有时甚至“不近情理”。

  随着采访深入,尕布龙生前的点点滴滴渐渐清晰。记者发现,尕布龙的严格、严厉,永远有清晰指向:凡涉及群众利益、对党忠诚,哪怕是微小苗头,也会寸步不让。

  尕布龙生前司机杨杰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购买电视需凭票,他和尕布龙的秘书通过关系向青海省相关厅局要了两张“电视票”。

  此事被尕布龙知道后,在一个周末,他带着杨杰和那位秘书,来到了距离西宁约100公里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乡(今倒淌河镇),要求司机、秘书两人白天捡牛粪,晚上则和自己一起睡在牛毛帐篷中。第二天早上,杨杰和秘书的脸上都结了霜。

  “尕布龙同志对我们说‘昨晚上没电视,不也好好的么?可老百姓很可能一个村才能买一台电视,你们多买一台,老百姓就少买一台。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杨杰说,那一次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尕布龙的严,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尴尬”,特别是在基层调研,他最厌恶形形色色的迎来送往。

  “有时,基层干部会帮忙开关车门。尕布龙经常把已经关闭的车门打开,批评干部‘你们把心思用到工作上,把我安排的工作干好,我一个大活人,不会关车门吗?’”尕布龙生前秘书杨牧飞说。

  与工作中的严厉反差很大的是,平日里的尕布龙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可爱”长辈。

  尕布龙的“可爱”,首先是对家人特别是孙辈的疼爱。1992年,小外孙女达什姐莉由于上学,来到了尕布龙身边。为了让外孙女出门精神一点,尕布龙坚持为达什姐莉梳头。

  “可外公梳头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两个羊角辫经常一高一低,到学校还被小伙伴笑话。”达什姐莉回忆说。

  这种“可爱”在部下面前显得格外真诚。

  杨杰告诉记者,从1980年到1991年,他为尕布龙开了11年车,几乎每个周末、节假日,都要走村串户调研。

  “那时路况不好,回来后车上全是泥,停在他家门口。结果,第二天我去取车,发现他正拎着个大桶洗车,见了我还开玩笑‘多休息会儿呗,今天走山路还指望你呢。’”杨杰说。

  杨杰告诉记者,平日里尕布龙对身边工作人员非常亲切随和,“他经常分给我们烟抽,可他抽的烟,几乎都是最便宜的,抽起来特别呛。”

  翻看尕布龙的照片,记者发现在基层调研的工作照中,他总是面带微笑,与农牧民谈笑风生。

  尕布龙的养女召果力回忆,每次回到家乡,父亲总要与乡亲们在炕头坐坐,一边和乡亲们开玩笑拉家常,一边用乡村俚语讲国家政策和外面的变化。

  “印象最深的是1983年,他给大家讲草畜平衡、过度放牧,开玩笑说‘烧炕不能烧半边,半边热死人、半边冻死人不行呗’,大家哈哈一笑。”召果力说。

  如今在青海,人们回忆尕布龙,常常想到的是西宁南北两山葱郁的树木。1993年,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尕布龙,义务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

  “老爷子种树和一般人不一样。树苗发芽了,他就会看着叶子一点点长大,有时候甚至用手指去量。我们开玩笑说,这哪里是种树,简直是养孩子。”曾担任尕布龙通讯员的朱洪杰说。

  与尕布龙共事多年的青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袁兆盛回忆,1984年,他陪尕布龙去北京开会,闲了去街上遛弯儿。尕布龙在马路上走了不远,就说:“我还是不太习惯在水泥地上走路,腿疼,还是在草地、田埂上走舒服。”

  这一幕似乎成了尕布龙一生的隐喻。

  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勇士,只要与大地母亲紧紧相依,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而尕布龙的大地母亲,就是终身挚爱的百姓。他所以严厉,是因为将百姓甘苦时时记在心头;他所以“可爱”,是因为与百姓水乳交融、同甘共苦。

  读懂了尕布龙的严厉与“可爱”,才能读懂尕布龙一生不变的“牧民本色”,读懂他朴素而深沉的爱民情怀。

【纠错】 [责任编辑: 丁峰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0811166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