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抗战时期诗人穆旦投笔从戎 在野人山经历九死一生

2015年12月03日 14:11:06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抗战时期诗人穆旦投笔从戎在野人山经历九死一生

  穆旦

  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抗战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在这场全民族的共同壮举中,在战火连天、烽烟四起的艰难岁月里,一大批知识分子摒弃“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偏见,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战场,诗人穆旦便是其中的一员。

  参加远征军

  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38年,穆旦与几百位师友一起踏上了几千公里的学校西迁之路,抵达了昆明。一路上他目睹山河破碎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

  1942年2月,24岁的穆旦胸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志,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杜聿明担任军长的远征军第五军担任翻译官。之后,穆旦在缅甸战场,尤其是野人山地区,经历了九死一生、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没有我,无碍中华的新生,没有中华,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这是穆旦他们那一代人的心声。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国家兴废的战争中,知识分子有的以笔杆为枪杆、以文字为旗帜,在战火中保存中华文脉,捍卫民族尊严,号召宣传全民抗战;有的直接投笔从戎,奔赴战场,抛洒热血,他们与亿万同胞抗击外敌,共同谱写了伟大的抗战篇章。

  穆旦之所以放弃联大助教身份和较安稳的后方生活而投笔从戎,并非是一时激愤的冲动之举,而是抗战烽火下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穆旦自身强烈的爱国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

  穆旦很早就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1935年华北危机时,每一位读书人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愤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穆旦也在

  《哀国难》中写道: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他怀着满腔热血,号召国人起来抗争,“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善良的子孙们呦,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言。他也勇敢地走上街头,参加了一二·九反日大游行,积极宣传抗日。

  殿后作战

  1942年4月28日,腊戍失守,远征军回国之路被日军切断。杜聿明带着部队向日军未设防的胡康河谷、野人山一带撤退。此时,穆旦已经被编入第207师,担任师长罗又伦的随身翻译,他同207师全体战士一起参加了自杀性的殿后作战。

  从4月到9月,近5个月的时间里,穆旦随军兜转在野人山,这里山峦重叠,瘴疠横行。在这里他经历敌人子弹、炮火的追击,面对无数战友的死亡,体会着饥饿、寒冷、疾病的压迫,以坚强的求生抗战意志写下了惊世之作《森林之歌———祭野人山死难的兵士》。他写道,“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这首诗不仅是对死难将士的礼赞,更是对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的真实记忆。最后,他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随军走到了远征军的集结地印度。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8495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