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光影的相随——一座城、一家人与中国电影的故事

2015年12月04日 17:51:4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12月4日电(记者彭卓)沈阳,中国最早拥有完备电影放映场所的城市之一。

  59岁的沈阳人钟晓光,称自己爱电影“爱了65年”。

  作为新中国首批电影放映员的儿子,钟晓光坚信:1950年父母在南京“中央电影局放映训练班”学习时,还未进化成细胞的他,就已在基因中埋下了电影的种子。

  东北人民胜利解放。

  这不是一个历史口号,而是关于沈阳老电影院的默记:东北、人民、胜利、解放分别是沈阳四家最为著名的电影院。

  儿时的钟晓光跟着放映员父母,总是辗转住在“东北人民胜利解放”。“当时我们以电影院为家。售票室、锅炉房、厕所外面的小插间、银幕两侧的‘鸽子笼’都曾经住过。”

  坐在放映厅礼堂里,冬天虽裹着棉大衣,依然冻得直搓手,坐在硬板凳上的屁股阵阵发凉;夏天空气流通不畅,咬着冰棍却止不住汗流浃背。虽条件略显艰苦,但在电影的伴随下,钟晓光的童年并不孤单。

  5分钱、1毛钱一张电影票,能看《冰山上的来客》或《小兵张嘎》,也能看苏联电影《普通一兵》或朝鲜电影《春香传》。在35毫米电影胶片的熏陶下,“嘎子”成为无数少年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样板书”,勇堵枪眼的马特洛索夫更成为战士心目中的榜样和“天神”。

  “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手提花篮上市场。”据钟晓光回忆,1974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首轮只演了7天,却轰动异常:电影院“歇人不歇机器”,卡着钟点单本“串片”。

  不只是《卖花姑娘》。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大批“文革”期间被打成“毒草”的国产电影解禁,加上一批新电影推出,掀起了一轮观影热潮:电影院门口买票的队伍常像后来春运一样。有时候观众太多,不得已“敞门入场”,落座后检票员再拿着手电筒查票。

  对于当时正作为知青“上山下乡”的钟晓光,“放电影”是农村的“节日”:天边的一抹晚霞尤在,银幕前后就早已挤满了人群,遍地都是高高低低占位子的板凳、砖头。“有顽皮的少年爬到附近房顶,个头小的孩子直奔银幕后面看。”

  时光机器运转到1986年,“电影少年”钟晓光已然而立,在沈阳市文广局社会文化处分管电影工作,酝酿撰写《沈阳电影百年史话》一书。然而,他著书立传的怀念之举,未能阻挡电影在走向萧条。

  随着盗版碟片日渐猖獗,录像厅、歌舞厅、台球厅等多元休闲分流市场后,再加之家庭影院的普及,电影院陷入“寒冬”。为了生存,电影院不得开设副业,有的改成录像厅,有的开舞厅,有的卖皮裤,有的甚至开饭店、经营墓园。

  “敢想象吗?我曾经两张电影票包场。”1999年的一天晚上,钟晓光13岁的儿子钟一鸣突然想看电影,就拉着表姐去了一家电影院。“开演前发现全场只有我们两个人。放映员说,如果我们不来,这场电影就不放了。后来几年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电影院里经常冷冷清清的。”

  孙子的“奇遇记”深深刺激了钟晓光的老父亲、62岁的辽宁省电影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钟启奎。他与多名老电影人联合提出装修影院,将电影院“大厅”改成“多厅”,改造电影设备,将普通银幕改成宽银幕,提高观影感受。

  然而,修修补补难扭颓势,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甚至更早修建的电影院,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上世纪90年代,辽宁11个城市裁掉了电影公司,改成电影管理处。

  2000年起,包括“东北人民胜利解放”在内,沈阳老字号影剧院被先后拆除。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老电影院见证了世事变迁,却终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体制开始从单纯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外片商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电影院门前。”

  2005年,钟晓光提笔写下了上面的话。

  21世纪伊始,体制上开了口子,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民间资本蜂拥涌入电影市场,国企、民资、外资出现在电影院门前,以万达为代表的房地产商进入电影业,院线制更是打破了电影市场的区域垄断。

  钟一鸣整理电影票根发现:万达、乐天、CGV、金逸等新兴影院的字样,取代了曾经的大东、南湖、群众剧场。钟晓光在文广局更是发现,关于电影票房的排行榜中,院线制的民营电影院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在古老的盛京,曾经迷茫的“电光影戏”蜕变新生。

  作为“80后”的钟一鸣,闲暇之余最喜欢买份爆米花,招呼朋友去电影院“放松”。“看电影不只是看片子,更是享受电影院里的感觉:为了同一个目的来到影院,漆黑的环境更容易有代入感。”

  钟一鸣感慨,自己把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讲给病榻上的爷爷钟启奎时,年过八旬的老人大为讶异。“电影是一门充满科幻色彩的艺术,有着无限可能。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裸眼技术就会实现。”

  40年前“猛钻电影院”的人们,如今多已泛出白发,电视、网络的普及,也“诱惑”他们选择留在家中。隐藏在大型商场里的电影院,渐渐成为年轻人聚餐后的社交延续地:一项调查显示,19岁到40岁之间群体占观影人群的87%。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全年票房总和不到1亿;如今,单部电影票房不过亿都是“不成功”。

  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钟晓光连呼“日新月异”,感慨“自己老了”。“今年底票房超400亿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钟一鸣等“80后”“90后”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社交休闲方式,一年在电影上的花费至少千元以上。柔软的沙发椅、舒适的中央空调、炫目的银幕、数字化设备、多部可供选择的中外电影……影院条件的全方位改善,也让观影者的期待视野得到满足。

  58家电影院、396块银幕。如今在沈阳这个拥有825万人口的城市,电影为休闲娱乐搭建了平台:2014年沈阳总票房达4.2亿元人民币,比10年前增长了近50倍。3D、IMAX、中国巨幕等“新奇玩意”已变得稀松平常。

  然而,更重要的是,沈阳这座城、钟晓光一家与电影的故事,只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缩影,从遥远的过去直至辽阔的未来。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4811173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