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 勿让“精神空巢”成为常态 

2015年03月14日 22:28: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高亢、姜琳、周相吉)“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道理一说就懂,现实却不乐观。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全民阅读水平普遍偏低,全国平均43.72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今年两会上,63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促进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勿让“精神空巢”成为常态。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贵州省委副主委卢云辉介绍说,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拥有3000多所公共图书馆,平均43.72万人一所,平均藏书7万余本,其中很多书籍和图书馆服务质量偏低,导致其实际利用率低下。

    卢云辉告诉记者,按照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标准,2万人口左右或每1.5公里半径内应建设一所公共图书馆。目前,美国平均1.3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英国、加拿大平均1万人一所,俄罗斯平均2600人一所,以色列达到2000人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这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年轻人上学时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工作后更没有读书的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洛县喜洋洋双语幼儿园董事长潘成英说。

    据了解,因为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一直处于无序规划建设和缺乏科学管理的怪圈里。有些新规划的图书馆甚至建在郊外,远离人口密集区,形同虚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认为,现在不但看书的人在减少,而且阅读名著和思想性强的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大家都直接看手机了,还有多少人去图书馆呢?”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坦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更多碎片化的时间用于手机阅读,更关注娱乐、新闻和朋友圈,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名著,思考人生。

    如今愿意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少了。父母往往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平日里除了督促孩子完成上课作业,就是带孩子上各类补习班,孩子们缺乏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精神空巢”现象也在不断加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说,书香社会就是让人人读得起书,有空间读书,喜欢读书。姚晓英认为,从今年的财政预算上看,政府加大了对公共文化的投资,这是可喜的事情,我希望在具体政策上还可以更加细化。

    今年,卢云辉提出的关于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的议案已获得63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合署名。“书香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培养阅读习惯和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来完成,但如果今天不开始做,我们将永远落后于别人。”卢云辉说。

[责任编辑: 王佳宁]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6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