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驶向2016:元旦列车上老百姓的新年期待

2016年01月01日 21:31: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兆权 杨绍功)大国小家,国强家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小家与祖国的命运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6年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联合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当日执乘的工作人员,在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上调查采访,透过这个民生与经济脉动的窗口,观察老百姓对于国与家的新期待。

  调查发现,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是人们的共同愿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民生服务、深化改革等是人们的关注焦点,老百姓普遍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多获得感。

  元旦这天,在南京工作的农民工孔德生请假赶往上海与打工的儿子团聚,2016年他最大的愿望是攒够钱帮孩子在苏南买房安家。工资更高点,房价更低点,他与儿子的城市梦就更近一点。兰溪至南通的T7786次列车上,木工胡庆也希望2016年打工能挣更多钱,好回家孝敬父母。改善生活是他最大的愿望。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昨夜今晨76岁的吴桂林对总书记的这句话感慨良多。退休前吴桂林是一名母机工程师,工作就是“无中生有”——研发制造机器的机器,一干几十年解决了无数难题。元旦这天,他乘高铁从上海回工作了半辈子的苏州,故地重游,那里正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改革的力度更大了,内政外交格局不一样了,国家对老百姓的关注前所未有。吴桂林说,近年来家国关系的变化让他对未来有更多期待。同样的情绪感染着这天从北京赶往连云港的陈逸泽,这名25岁的硬件检测工程师走南闯北,感受到了国家强盛带来的变化。他说,如果北京没雾霾、不堵车、地铁更便宜,生活就完美了!

  同呼吸共命运,家国荣辱与共。在徐州开往连云港的K8399次列车上,26岁的会计师陈云云,“计算”着新年的“正资产”:多一片蓝天,少一些雾霾;多一份责任,少一些事故。从广州前往徐州去的销售员黄琛说,安全事故、雾霾污染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16年我们期待更多改善,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从上海开往北京的G118次列车上,38岁的仲东恒在纸上写下他的新年愿景。从事海内外人才交流服务的他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近年来,流向中国的国际精英越来越多,“如果人才流动的壁垒被打破,中国将成为全球的人才高地,我对此充满信心!”他说。

  与人才一样,资本也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的变量。60多岁的邹建平元旦这天乘高铁,从上海赶往无锡,处理投资公司的事务。公司在西宁投资了锂电池生产企业,他希望新的一年国家能大力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能源变革及早到来。

  前景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的生活还要靠自己双手创造。在开往南通的T7786次列车上,24岁的教师顾超霞表示,新的一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教师这个职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她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把教育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下去。

  上下同步才能事半功倍。31岁的许冯林新年第一天就赶往上海考察项目,他在无锡开了一个电瓶车车架加工车厂,2015年遭遇了亏损。新的一年他迅速转型引进新的产品技术。“如果减税能落地,我就有希望扭亏为盈。”他说。

  新年的第一天,全国开行的铁路旅客列车有2800多对,仅从江苏出发的就有140多对。每一趟列车都承载着沿途人们的憧憬和期待。如果用一句话概括2016年的新年景,恰如G118次列车列车长陶春所说:“我们始终奋力前行,因为目的地就在前方。”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48111764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