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人民幸福感

2016年02月03日 08:44:44 来源: 广州日报

  毫无疑问,过去五年,广州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民生成绩单;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拼硬实力,也要拼软实力。民生,无疑正在成为广州最大的软实力。

  正在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广州市政府财政投入民生社会事业881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倍。广州每年办十件民生实事,市本级财政5年累计投入399.7亿元,去年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2016年市本级投入50.8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毫无疑问,过去五年,广州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民生成绩单。每年的民生实事也成为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最佳载体。无论是连续9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保障底线民生,还是大力扶持创业,吸引创新人才,亦或是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这些每年持续推进,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民生实事,不仅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也提升着城市活力与影响力。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拼硬实力,也要拼软实力。民生,无疑正在成为广州最大的软实力。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经济发展了,更要民生优先。只有收入增加了、看病不愁了,环境改善了,食品安全有保障了,人民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而通过“保民生、促发展”,也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需要。近年来,广州连续获得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法治政府评比排名第一的诸多殊荣,都或多或少因为打好了民生这张牌。

  办好民生实事,在于共建共享的执政理念。民生领域的议题一直是广州执政者的关注焦点: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养老……广州诸项民生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凸显出政府自始至终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只要关乎民情、民意、民心,必要有回应、抓落实、见成效。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重点解决一批市民较为关注和迫切的民生问题,就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办好民生实事,在于财政投入的保障支持。“十二五”期间,广州市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0.9%以上。2016年广州还将投入50.8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就业保障、公共交通、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财政投入也许没有经济收益,但却让夹心层住上了“保障房”,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儿童公园,让老人有了日间托老的地方,让公交线网更密,让地铁缩短了上下班的时间,从“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的转身,也体现出了市政府对民生的重视。

  办好民生实事,还在于民众的积极参与。哪些事是市民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在发展民生事业中,政府不可自说自话,需要广开言路,吸纳民智。广州开全国先河,进行“十件民生实事”海选,发动广大市民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方法积极参与投票。同时增加弱势群体实地调查,进一步拓展意见反馈渠道。为此,广州还专门出台了《市十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程序规范(试行)》,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的“海选”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方能将民生实事做实做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广州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蓝图下,只有持之以恒地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谭敏)

【纠错】 [责任编辑: 安传香 实习生王亦然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797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