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徐珺:小光缆玩儿出大创新 勤钻研铸就工匠心

2016年07月25日 17:33:3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徐珺:在点滴中践行通信人职责。视频剪辑:樊东林(实习)

炎热的天气,徐珺正在赶往居民的家中为用户安装光缆。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仲夏时节,上海近40度的高温让不少市民选择宅在室内消暑纳凉,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西区局的基层线务员徐珺却还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门为用户修理宽带光缆等电信技术领域的疑难杂症。四个工具包,几卷网线光缆,加起来负重60斤的全套装备让徐珺每走几步路就大汗淋漓,汗水浸湿贴身的白半袖把外面的长袖工装也打得很湿。

  从事通信接入工作19年,这样的工作状态徐珺早已经习惯了,他甚至还得了不轻的“职业病”。他出差或旅行看的不是风景,而是当地的线缆状况;朋友出国问他要带什么,他只求专业书籍和当地的线缆照片;他闲下来的时候,总喜欢骑着小电瓶车走街串巷寻找需要改造且难度较大的线缆,给自己出难题。如果要问“职业病”的病根,徐珺的回答一定是两个字:热爱!

  的确,对“线务员”岗位的热爱让徐珺在通信领域取得了诸多荣誉,全国电信行业用户服务满意服务明星、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以及2015年获首届十大最美通信人称号……而徐珺看来,他更愿意把所有的荣誉归零,因为站在电信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有更多的突破与挑战在等着他。

徐珺在用户家中攻坚。本人供图

  把自己的五小时变为别人的五分钟

  “嫁女不嫁线务员!” 在通讯行业内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在我国,中国线务员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不仅交通工具和作业器具相对简陋,工作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徐珺刚刚工作的第一年,便体验到了线务员工作的脏累苦险。

  在十几年前的上海,各种违章建筑把狭小的弄堂填的满满当当。徐珺当时要给用户做电话安装和维护,他攀爬上电线杆,顺着混乱的线路寻找线路箱,发现箱子被遮挡在违章建筑里,便只好踩在违章建筑顶层的石棉瓦上开始作业。不料,石棉瓦装订不牢让刚刚站上去的徐珺一下踩空掉下去,情急之下,徐珺右手一下子抓住旁边的广告牌。广告牌上的铁皮将他的手指划破,露出骨头,鲜血直流。至今,徐珺的手上还印着当年缝针的疤痕。

  “就算按照规矩去作业,线务员还是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除了这样的危险事件,徐珺和同事还在作业当中偶遇过能啃掉光缆的蟑螂、在电缆中筑窝的老鼠以及盘踞在箱子里的小蛇。每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徐珺都会把他在记录在自己的微博中,或是自己运营的名为“线务员之家”的网站中。

  “线务员之家”网站是徐珺一手建立的中国首个专注于通信线务技术的网站。其实早在2003年,徐珺就开始建立类似通讯线务技术的论坛,后更名为“线务员之家”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简单的电话线安装升级到窄带、宽带的安装维护,徐珺说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经验需要去学习分享,于是他把自己所有一线服务和创新实践经历都放在网络上,并且带动了很多粉丝在网站上做交流分享。

  在网站上,徐珺还经常把实战经验缩成图文教材,免费提供给通信行业的装维员们。从2003年《“四心”宽带服务法》开始一直到2013年的《武装你的智能手机,让它成为装维利器》,徐珺几乎每年编撰一本教材,通过矢量图、口诀、图片演示等生动而形象的形式,将技能方法、服务经验进行提炼共享,突出了装维工作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使教程通俗易懂、易学易记,让装维员们用起来得心应手。

  从2013年开始,徐珺开始拍摄《FTTH暗线入户操作方法(简化)》、《FTTH装维特殊盘缆方法》、《FTTH临时架盘法》等9部视频教材。为此,徐珺在工作室中特地开辟了小小的录播间,所有的视频设备都是他和同事们自筹经费购买。视频中每个操作环节都有特写镜头,足见徐珺的用心。

  “把自己的五小时变成别人的五分钟”是徐珺对于品质专注的另一种延伸。5年中,徐珺和他的团队为整个中国电信集团装维师资力量培训授课共30000人次,通过形象生动的课程,通过不同的对比反差,让学员在笑声中反思。

张爱玲故居光纤入户攻坚。本人供图

  创新中的小变化专治疑难杂症

  从铜网接入到现在的光网发展,徐珺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发现中国装维工作环境较其他国家要复杂许多。以往,中国装维工作的器具大多使用的是国外生产发明的工具,但是面对我国实际的装维情况,很多进口工具和使用方法嫁接到我国则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徐珺没有退缩,一直思索着为中国通信线务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坚持不迷信发达国家经验方法,只有中国的线务员才能找出真正适合中国的光网入户方法,只有中国的线务员才能制作出真正适合中国布线环境的工器具。”徐珺直言。

  为此,在公司的支持下,徐珺和同事们成立了虚拟团队。 2011年初,团队创新推出了“暗管入户四小工具”,四种工具通过小革新都成了暗管入户利器。

  上海的老式楼房一梯有八户,八户分别对应着八根暗管。如何能在管路混乱复杂的情况下判断好每户的暗管是否通畅?一开始,徐珺和他的团队运用价值50万元的工业内窥镜,内窥镜的价格不仅昂贵,而且经常会碰见管道扭曲内窥镜失灵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常见问题,徐珺和团队们发明了成本只需几元钱的吹管器。吹管器用一根与暗道相符的管路制成,每次测试前,徐珺和团队都会在所有暗管上贴上餐巾纸,之后,同事们会通过肺活量往吹管器里吹气,如果暗管那一头的餐巾纸被吹掉,就说名这条暗管是通着的。

  几元钱的工具能创造几十万元工具的价值,这对徐珺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鼓舞。尔后,徐珺又和团队一起创新了成本只有30元的自制牵引绳,10元的控油瓶容器等真正适合中国布线环境的“四小工具”。

  就是这样的创新举措,却完成了其他线务员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暗管入户”一直是徐珺和团队专攻的难题。曾经,上海的一座老式筒子楼被徐珺当作是“暗管入户”的试点。为了更好的取得邻居的信任,徐珺和团队经常在上完一天班后,下午4点来到用户家中进行施工作业,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不在墙上打洞钻孔,徐珺和团队们利用所有有线电视和电话线的暗孔,团队六个人完成了整座楼的“暗管入户”。

  张爱玲故居公寓是目前徐珺和团队最难忘的一次“暗管入户”经历,其穿通的暗管管龄为76年。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四小工具”和操作方法,徐珺和团队缔造了多个百分百光网“暗管入户”大楼,使上海公司暗线穿通率从10%提升到了51.6%。

  “专业的接入,专业的价值。”徐珺带领团队 攻坚克难,创新求变,以提高FTTH装维质量和用户感知为阶段目标,提升中国通信行业线务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价值。

  目前,以徐珺名字命名的“城市光网”工作室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他带领的“徐珺班”曾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上海市劳模集体等荣誉。

徐珺(中)培训外协。本人供图

  “工匠精神”需要营造和培育

  2009年底,徐珺听说日本某公司技术信息布线专家受邀前来我国,指导光纤到户布线施工。虽然徐珺不在现场,但是他还是想办法拿到了照片和视频资料。经过细致对比后,他发现我国与日本在装备器具、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个来自日本的指导员连续八年4届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冠军。

  钦佩之余,徐珺还有一点不服气。他说,中国通信布线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线务员来解决,中国的线务员也可以参加国际性的比赛。

  2011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伦敦世界技能大赛,但是没有参加信息网络布线这个项目。2013年,徐珺做出了一个改变中国线务员国际地位的决定,他写信给人社部,呼吁中国能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的项目。

  没想到,他的呼吁得到了回复和支持。

  2013年6月29日,徐珺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自费从上海赶赴北京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国家队选手阮维卓送行,他也是唯一一个到现场为选手送行的民间编外粉丝。送行之余,徐珺为阮维卓带来了专为比赛用的自制工具。

  徐珺说:“在训练的过程中,中国选手遇到了训练器材和工具缺乏等很多难题。”因为很多器具在国内没有,阮维卓便从淘宝上买二三十的穿线器参加比赛,“代表国家出去比赛不能给国家丢脸。”于是,徐珺便将自己制作的穿线器送给阮维卓。阮维卓也曾向徐珺求助,希望徐珺帮他能找到参赛用的光缆。徐珺在与厂家多方沟通协调后,厂家同意将几十米样品全部免费提供给中国选手训练使用。

  最终,阮维卓在此次比赛中以507分的成绩在16名参赛选手中排名第六位,获得了500分以上优胜奖。

  而机场送别时的一幕令徐珺久久不能忘却。送行阮维卓时,机场里聚集了许多青春靓丽的女孩,“我以为她们都是为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们送行的。”可没想到,当两位国际娱乐明星从通道远远走来的时候,这些女孩儿蜂拥而至,刚刚还围在徐珺和选手们周围的人群一下子散开,偌大的机场只剩下徐珺和几名选手站在角落里。

  “大多数人会关注离他们很遥远的娱乐明星,也不会关注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工人。”在徐珺看来,“工匠精神”的弘扬要首先从工匠氛围的营造开始,要从工匠的培养开始。

【纠错】 [责任编辑: 刘强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9176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