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有求必应”换来“一呼百应”

2016年08月17日 09:03:04 来源: 人民日报

  “请社区党委分配任务,让我们为抗洪抢险尽一份责任和力量。”7月7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收到一份特殊的抗洪“请战书”——61岁的孙长胜、66岁的周化连、61岁的朱德友、63岁的杨庆礼,四位退休老党员主动请战。

  7月2日开始,滨湖世纪社区100多名党员和社区群众24小时轮流值守在社区6公里长的巢湖大堤上,居民自发开展社区巡查、及时排涝,慰问武警官兵……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感召下,在这个80%是外来移民、20%是回迁农民的社区里,社区党组织以服务的“有求必应”换来了居民的“一呼百应”。

  每月第二个星期五晚上,徽杰苑20号楼张明珠的家里总会准时迎来一批熟悉的“客人”……他们是来参加党小组会议的楼栋党员,她家便是楼栋党小组的阵地。他们所在党小组自2014年认领党支部的“衣旧传情”公益项目,两年多来,共收集、整理、邮寄居民捐献的爱心衣物万余件。“党小组会议对于大家来说有家的感觉。”张明珠前不久刚卸任党小组长,但参与热情依旧不减,“原本互不相识的党员因为党小组熟络起来,而平安巡逻、空巢老人探访、文化活动领办等日常活动,也真正实现了党员服务在身边。”

  党建引领、楼组自治,在滨湖世纪社区,像这样的楼栋党小组共有189个,报到党员3853人,认领服务岗位1216个。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设在楼栋,号召在职党员、在地党员、在册党员到楼栋党小组报到履职,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楼栋、家庭。此外,按照“党建引领,四组联建,公益覆盖”的思路,滨湖世纪社区推行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四组联建”,打通党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微循环;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23个,做到了党的组织与工作两个全覆盖。

  深受老年群体欢迎的社区老年大学,已由创办之初的3个专业5个班级110名学员,发展到9个专业15个班级466名学员。这是社区党委为居民“量身定制”的社区服务品牌项目,10多名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参与老年大学日常义务教学。3年来,社区持续实施老年大学、儿童快乐学堂等45个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达70.3万人次。

  社区党委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从“为群众端菜”变为“让群众点菜”,打造2万多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综合体;实施“小区亲情重拾计划”,营造温情友善社区。

  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小、弱、散,经常陷入无场所办公、无资金来源、无项目支撑、无人才引进的困境,滨湖世纪社区设立占地1000平方米的社区公益坊,配套设立100万元公益金,开设社区治理学院,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场地支持、智力支持、项目支持和培训增能。实施社会服务项目113个,受益居民9万多人次。

  “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作社区的大事来解决,群众才会把社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跟你一条心、一条道!”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说。

  每到中午11点半,合肥市天山支路与长沙路交口的斑马线上,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的老人在指挥交通,引导放学的孩子安全通行……这是滨湖和园回迁安置小区的群众响应社区党委号召组建的“老乡长志愿服务队”,3年多来,越来越多的“老乡长们”在成长壮大。

  “你帮我帮、幸福共享”,红色党员帮客、蓝色技术帮客、绿色环保帮客等67支帮客团队、6327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邻里守望、文明劝导、爱心护学、安全巡逻、健康守护、便民维修等各个领域。

  在网络上,滨湖世纪社区成立了社区智慧中心,整合新媒体工作室、网友会客厅、世纪早茶微信公众号、“党员向前冲”APP等网络平台,实现党员网上报到、履职网上积分;整合辖区微信群、QQ群53个,推行“网上听民意,网下分头办”。3年来,该社区共收集居民各类意见建议2352条,督办解决问题783项。本报记者 朱思雄 叶 琦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9235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