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文学报刊的“色彩”(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2016年09月26日 06:46:53 来源: 人民日报

文学报刊,其实和人差不多,也是各有“个性”的。这话,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能在数量众多的同类报刊中“杀出重围”,在激烈的读者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必须有自己独异的色彩。

想起这个话题,源于来自南国的一点见闻——《广州文艺》最近的改版。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潮里,《广州文艺》被誉为纯文学期刊“四小名旦”之一。作为立足广州、面向全国的文学期刊,“都市”一向是这本文学杂志作品所倾重的个性色彩。毕竟,广州是国内居于一线的大都会,而且市民生活形态丰富、传统深厚。

《广州文艺》邀请作家们为改版出谋划策时,就曾有作家提到一则“故事”:早年有“成名作家”拿着农村题材的作品去投稿,以为必中,却被当时的主编退稿,正是因为它以发表都市题材作品为主要特色。如今它尝试改版,寻求更简洁大方、有都市现代感的封面与版式设计,经营“都市小说双年展”“广州元素”等栏目,显然都是尝试在“都市”这个关键词上有所掘进。让广州的文学地位与城市的综合地位相匹配,可能是它改版最直接的动力,但在更深的层次上,未尝不是想在城市与文学这对组合间做更精彩的文章。

当年的那个退稿故事,在这个层次上,依旧可以引为借鉴。借鉴什么呢?这要说到最近的另一个“见闻”了。

有一回和同行交流,一位编辑告诉我,他碰到过这样的作者:作品在这个刊物、这个编辑那里被退稿后,倘被其他报刊刊用,尤其是刊用作品的报刊看起来名头更大、等级更高时,作者会特意把版面和刊用信息发给退稿的这位编辑,大有对编辑“慧眼不能识珠”的奚落、“示威”之嫌。

当然,这样“粗暴”的做法应是少数,却也说明在部分作者中,对编辑“退稿”这件事存在非黑即白的认知局限。

在这些作者看来,“退稿”似乎意味着对自己作品的否定。但在编辑的视野里,“退稿”并不只和文章本身有关。投稿刊用与否,尤其是同一篇稿件,被这家报刊刊用、被另一家报刊退稿,更多时候,起关键作用的,是体裁、题材、风格甚至时机适合与否。给刊用长篇小说为主的刊物投寄中短篇小说与散文,往刊登纪实散文为特色的报刊投寄虚构作品,向以朴实为尚的报刊投寄幽微的意识流作品……这些只是最明显的例子,更多的则在难以尽数言传的风格层面。这种“色彩”上的不匹配,并不鲜见。

意识到文学报刊“色彩”的差异并认真对待它,在“投稿”与“退稿”的问题上,作者与编者之间或许能产生更好的互动。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29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