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高黎贡山500余种鸟类成村民“财神爷”

2016年12月22日 07:42:0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高黎贡山500余种鸟类成村民“财神爷”

首届高黎贡山国际鸟类摄影大赛金奖作品《血雀》

鸟棚里的摄影师 刘建华/摄

  12月8至9日,数十名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以及国内外的鸟类专家、生态保护专家齐聚云南保山市,参加在这里举办的首届“中国鸟类与环境”国际摄影艺术节暨首届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以下称“两节”)。

  “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都在举办观鸟节,但高黎贡山的国际观鸟节所倡导的‘鸟类保护与生态旅游’,更加受到国内外众多鸟类专家、生态旅游专家、鸟类摄影师的关注。”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说,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通过鸟类影像展示保山的生态魅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搭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新平台,探索生态旅游扶贫新模式。

  摄影节不仅展示美丽的照片,更推动环境保护意识

  在两节的开幕式上,摄影师王昶拍摄的《血雀(雌)》击败数千名逐鹿者,夺得了首届高黎贡山国际鸟类摄影大赛的金奖。

  然而,这张被称为高黎贡鸟界“倾山之美”的照片,却并不是一张有着强烈光影美感的“鸟照”。

  “高黎贡山血雀雌鸟,非常稀少,难得一见,这张照片弥足珍贵。”评委会的一位专家说,这张对自然环境原生态呈现的照片,相比在“鸟塘”拍摄的照片,拍摄难度更大。“而且,它尊重了鸟儿的生活习性,拍鸟儿的同时也是宣传保护鸟儿。”

  尽管金奖只有一张,但其他获奖的70张照片,被专家认为“代表了我国鸟类摄影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高黎贡山的“鸟事”一直在不断升温。

  今年1月至8月,首届高黎贡山鸟类摄影大赛和“中国鸟类与环境”国际摄影大赛开赛以来,征集到作品7172幅,创下了中国野生动物和鸟类摄影比赛领域的最高纪录。

  位于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的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有高等植物4897种,动物2389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成员。2003年,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高黎贡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1年,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成为我国第六个国家公园。

  高黎贡山分布着525种鸟类,约占中国鸟类总数的1/3,云南鸟类总数的1/2,是中国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位于高黎贡山东坡的百花岭村,则被誉为“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的观鸟最佳季节,这里都聚集着大批国内外科考人员、鸟类摄影师和旅游者,满心喜悦地观赏着高黎贡山那些五彩斑斓、鸣声千差万别的林间精灵。

  “摄影节不仅仅是展示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推动了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加拿大摄影艺术协会副主席、国际摄影裁判组组长、“鸟网”国际顾问罗德先生说。

  打鸟人变成了职业“鸟导”

  这两天,百花岭村的侯体国忙得不亦乐乎。来参加“两节”的那些穿着迷彩服、扛着长焦镜头的摄影师们,许多是老侯的老朋友。

  老侯是百花岭的第一个 “鸟导”,也是“鸟网”高黎贡山联络站的站长。他的“老侯农家乐”从年初以来就被预定一空。每天,他都要开着自己的轿车,到100公里以外的保山机场,将前来拍照的“鸟友”们接到家中。

  “鸟导”是因近年来拍鸟人数增多应运而生的一个新职业。百花岭共有“鸟导”80多名,都是当地村民,他们熟悉鸟情,知道鸟点,具备鸟类知识,靠为观鸟者和拍鸟者服务收取费用。老侯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然而,30年前,老侯却是个打鸟吃鸟的人。“读了11年小学中学打了8年鸟,最多时一天打50只”。

  20岁时,老侯遇到了来百花岭看鸟的台湾人陈老师夫妇。陈老师让老侯带他们看鸟,第一天他们看了60多种,第二天看了160多种。陈老师兴奋地说:“从没有这么过瘾地看过鸟。”走的时候,陈老师付了老侯近100元的工费,这让老侯在忐忑不安中领悟到“原来可以靠鸟儿挣钱”。

  此后,不断有国内外观鸟的人来村里找到老侯,付费让老侯带他们去观鸟。老侯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开始不断地告诉村民们要爱护鸟不要打鸟,但却遭到村民的嘲笑,叫他“鸟疯子”。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来百花岭拍鸟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意识发生了改变,老侯在村民中招募的“鸟导”不断增加,他们帮鸟友背着器材进山寻鸟、拍鸟,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断模仿各种鸟鸣。在密林中一旦发现“猎物”,就急促悄声地叫道“快拍,快拍”。

  老侯的“鸟导”职业素养最高。一路上他会给鸟友们介绍近期鸟况,什么地方出现什么鸟,什么鸟爱吃什么植物和果实。因此,跟着老侯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老侯的收费也比其他“鸟导”高。

  如今的“老侯农家乐”已经拥有45个房间,价格从30元至198元不等。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回家经营农家乐,并在网上挂出了“高黎贡山百花岭老侯家观拍鸟指南”,。并细心地提醒鸟友,在什么拍摄情况下带什么样的镜头及设备。

  只有帮助社区发展,才能真正保护生态

  “老侯的创业经历正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程。”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副局长李正波说。

  从1983年以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刚建立保护区时的工作思路主要是以资源保护管理为主,只要发现村民在保护区内偷砍树木或者偷捕盗猎野生动物,就要给予重罚甚至坐牢。”李正波回忆到,当年因为不关心社区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关系非常紧张,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十分被动,工作人员只要一进村就被村民围攻、殴打。

  “几百年来,当地村民祖祖辈辈都依赖着高黎贡山。禁止他们到山上活动,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村民对保护是敌视和对立的。”李正波说,保护区面积98235公顷,边界线长400多公里,周边人口16.5万余人,而当时保护区职工只有150多人,10年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并没有管好保护区。

  此后,保护区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保护区内最大的威胁来自社区”,只有关心帮助社区发展,才能真正保护高黎贡山的生态。

  为此,管理局通过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帮助村民建沼气池,发展养殖业,种植咖啡、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开办技术培训班等,找到了一条通过社区发展促进保护区资源保护的途径。

  “第二个10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生物物种管理来说,仍是一种粗放式管理。”李正波说,当时只是“管好了山”,防止资源遭受破坏,但保护区的环境是否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动物过得好不好,植物生长怎么样,却不知道。

  高黎贡山和小黑山保护区一带,是白眉长臂猿在中国最后的避难所,我国80%的白眉长臂猿分布于此。

  白眉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十分稀少,全世界总数量不足200只。为了解保护区内的“水、食物、隐蔽(动物的家)”是否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保山管理局对以白眉长臂猿为代表的明星物种开展了栖息地管理,建立了白眉长臂猿研究中心,收集到白眉长臂猿大量基础资料,为科学保护白眉长臂猿提供了依据。2009年3月30日,保山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白眉长臂猿之乡”。

  同时,他们还在高黎贡山与小黑山之间建立了生物走廊带,改变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状态,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增长。

  此外,他们还对长蕊木兰、光叶桐、云南黄连等52种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进行了近地保护实验;对高黎贡山已经不能在自然环境繁殖后代的特有植物“保山茜”,进行人工育苗,再带回它的原产地回归种植。

  2012年,保山建立了高黎贡山自然学校,在这个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所自然学校里,“大自然是第一位老师,教育者只是辅导员”。行走在高黎贡山上,会看见大树杜鹃、长蕊木兰、云南黄连等珍稀植物,也可能会遇见小熊猫、蜂猴、黑熊、羚牛等珍稀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护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当地村民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5年12月8日,百花岭村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社区保护组织——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20多年来,协会会员从50名村民发展到300余人,并在周边28个村寨成立了森林共管委员会,同时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腾冲县界头新庄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传统资源共管会,在保山赧亢村成立了白眉长臂猿保护协会。

  “社区共管成为自然保护区一项有效管理方式。”李正波说。

  用影像保护自然,用图片讲述高黎贡山

  随着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日益凸显,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也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高黎贡山好观鸟”“白眉长臂猿的呼唤”“拜访世界杜鹃王”成为保护区特有的生态旅游项目。而其中,“用影像保护自然,用图片讲述高黎贡山”成为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方式。

  “鸟儿喜欢有水塘的地方,有的鸟儿一天要洗3次澡。”百花岭的村民们在做“鸟导”的同时,发现了越来越多鸟儿的习性,他们在山上不同的地方挖建水塘,在地上播撒面包虫,在树枝上悬挂苹果、柿子等水果,吸引了不少鸟儿前来觅食。

  在水塘的不远处,“鸟导”们修建了摄影棚,每个棚里可容10个到18个摄影机位,观鸟者和摄影师只需蹲守棚中就可拍到美丽的鸟照。

  27岁的唐波是百花岭旱龙村35号水塘的塘主,村里旅游业的发展,让曾在山东、深圳打工的他回村当“鸟导”。他每天给鸟儿洒3次面包虫,还在鸟塘周围种上了鸟儿喜爱的草和果树。他在手机上下载了“中国野鸟速查”的App,从上面查到了20多种自己鸟塘有的鸟儿的名字。

  他最骄傲的是,能在他的鸟塘拍到珍稀的洒红朱雀等珍稀鸟:“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是最佳观鸟季,可以在观鸟棚拍到120种以上的鸟;其他季节可以拍到四五十种。如果加上野外拍摄,一年四季随时可以轻易地拍到100多种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百花岭有鸟塘60多处,“鸟导”80多人。每天清晨,“鸟导”们用车将鸟友送到山上的鸟棚,中午将热菜热饭送上山,傍晚再将鸟友接回农家乐。

  为此,很多鸟友会提前网络或电话预定鸟棚,甚至预定某个机位。有的鸟塘仅此一项,一年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最少的也有两三万。

  目前,百花岭有了20余家民居客栈,700多名旅游从业人员,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其中观鸟摄影游客4万多人次,每年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鸟塘对鸟儿起到了保护作用,但要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要优化布局鸟塘,不能盲目发展,投食行为适可而止。”鸟类专家、西南林业大学教授韩联宪指出,村民大量投放面包虫,会导致鸟儿的觅食能力下降,改变鸟儿的分布规律。他建议优化水塘周边的生态环境,多种植一些招引鸟类的野生花卉和野果,才能更好地保护鸟类。

  侯体国对此深以为然。今年,他已经将自家10亩咖啡地改种成樱花、桃树、石榴等花卉果树,并说服村民们不要给咖啡打农药。

  10多年来,看着村民们一天天的改变,李正波说:“鸟儿成了村民的财神爷,村民成了鸟儿的保护者,而不计其数的鸟照又唤起了公众对高黎贡山生态保护的关注。”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处处长尹峰也认为,鸟类摄影不仅是猎奇和获取精彩的鸟类照片,更是记录了鸟类及其栖息地的现实状况。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今天,需要更多的摄影人通过影像来唤起全社会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关注。

  “拍鸟所带来的对自然的了解与珍视,已成为自然保护的动力源泉。”他说。(记者 张文凌

【纠错】 [责任编辑: 聂晨静 年巍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1112016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