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河南兰考:泡桐有声引“凤”归
2017-05-18 14:50:42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郑州5月18日电(记者史林静)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徐场村是一个民族乐器专业村,2010年以来,村里先后有30多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开办乐器加工厂,带动村民全就业,趟出了一条“返乡创业带就业”的致富路子。

  徐二排是徐场村的一位乐器制作师,也是回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像很多兰考人一样,他曾加入外出务工的大潮。“10多年前开始跟着别人学做琴弦,做了几年后发现,这个行当前景好。”徐二排说,当时兰考的古琴生产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却没有一家企业生产琴弦,所有琴弦全靠外地进货。2010年,徐二排回到家乡,创办了兰考第一家琴弦厂。

  像徐二排一样返乡创业的,兰考已有6821人,共创办实体6145个,带动就业6.5万人,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当地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穷地方飞出去的金凤凰,现在都回来了。”徐场村村支书徐顺海说。

  “别看我的厂子小,一天能为100台古琴提供琴弦,现在村里的琴弦基本上都是我生产的。”徐二排的琴弦厂年产值360多万元,雇佣的6名工人全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们月工资6000元左右,最高的能拿到9000元。”徐二排说。

  “泡桐有声”,恩惠兰考人的泡桐树,再次走到前台。上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为治理风沙,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泡桐。由于当地泡桐的木材年轮间距宽,透气性好,共振性能强,是良好的乐器板材。80年代,泡桐开始被广泛用于制作民族乐器,乐器产业由此成为兰考县四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也构筑起兰考脱贫攻坚的效能高地。

  走进徐场村看到,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遍布徐场村的50余家乐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民族乐器生产的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160余人,年产值达9500万元。

  “稳定的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一个有力的抓手。”兰考县副县长王彦涛介绍说,近几年,兰考县在政策上求突破,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深入开展。

  为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兰考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税收、普惠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针对小微企业用款急、额度小、贷款周期不一、难以提供有效抵押物等实际问题,兰考县帮助企业申请低息或免息的“金融扶贫”贷款。

  徐平卫就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徐场村返乡创业者徐平卫获得政府提供的30万元无息贷款,利用这笔资金,徐平卫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目前,徐平卫的工厂一年制作古筝3000多台,年产值100多万元。

  “以前有产品也走不出这个村,现在都不够卖。”徐平卫说,除了无息贷款,政府修通了路,还对企业进行免费的电商培训,打开产品的销路和渠道,如今公司六成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电商销售。

  “村里628口人,有一半都在当老板,本村的劳动力不够用,还吸引了周边300多个村民就业。”徐顺海说,现在徐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琴,以前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3万多元。

  徐场村的乐器产业也对周边村产生辐射带动效应,现在很多村都在发展古琴产业。“我们在进一步扩大泡桐种植面积,已经建设一个以乐器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实现有序经营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王彦涛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俯瞰迪拜
    俯瞰迪拜
    戛纳电影节评委亮相
    戛纳电影节评委亮相
    长龙卧波
    长龙卧波
    白宫为“泄密”事件灭火
    白宫为“泄密”事件灭火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9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