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一条“别样”广告刮起生产资料改革“春风” 

2018年11月08日 16:46:5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11月8日电 题:一条“别样”广告刮起生产资料改革“春风”

  新华社记者吴文诩、李力可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记者日前来到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重温国有企业早期生产资料广告产生的历史瞬间,探寻揭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篇章的历史脉搏。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左下方刊登了一条“别样”广告——“本厂各种精密、高效单轴自动车床专供钟表、仪器仪表、无线电原件、照相机、打火机、玩具等各种行业加工轴类零件时使用……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

  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告引发了全国范围的争论。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产需双方难以有效对接,广告一登,市场反响十分“活跃”。据当时的记录显示,全国各地渴望得到仪表机床的用户纷纷来电、来函或派人到厂里要求订货,各类信件达8000余封。

  “一方面,机床厂开工不足,不断减产;另一方面,手表、自行车等厂家却买不到机床等生产设备,无法扩大生产,产量难以提高。东西少、要的人多,咋不俏嘛?”78岁的原宁江机床厂副总工程师、高级电气专家郑义和说。

  据介绍,1978年10月,四川率先在全国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宁江机床厂等6家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成为首批试点企业。“试点企业逐户核定利润指标,确定当年增产增收目标,允许在年终完成计划以后提取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额奖金。”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连成说。

  当时,宁江机床厂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据负责统购统销的物资部门反映,要求再减产。让年生产能力达500台的宁江机床厂,一时陷入困境。

  80岁的原宁江机床厂车间主任、齿轮加工专家王宗毅回忆说:“事实上,国内有的制造厂用户要扩大生产,非常需要这种车床,计划内渠道得不到,他们自己找图纸生产,却由于专业能力不够,生产的机床质量不达标,造成资源浪费。”

  面对窘境,1979年时任宁江机床厂领导班子经过集体讨论,萌发了在新闻媒体上打机床销售广告,寻求“以销定产、产需直接见面”的大胆想法。于是有了这则广告。

  “这是挑战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禁区。”王宗毅说。

  82岁的原宁江机床厂副总工程师、高级机械专家李才银说:“从当年6月25日到8月15日,我们总共签订了1300余台机床的供货合同。”

  “打广告前,五年没涨过工资。打广告后,连涨五年工资。”王宗毅说,订单的到来,让冷清的生产车间顿时热闹起来。“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很快就成了当时成都市少有的年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中小型精密机床研究、设计、制造的知名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368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