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致敬70年气象成就·公共气象服务篇:以人为本 无微不至 无所不在
2019-11-27 16:58:10 来源: 中国气象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70年来,随着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无法获知到个性定制,让百姓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服务国防到走入百姓家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原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最初定位为服务国防建设。

  那时,气象情报、气候资料与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属于国家机密。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只包含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警报服务。

  1951年6月,我国在华东沿海建设了渔业气象站和天气警报所,利用广播、信号球等发布台风警报。其中,上海外滩气象站采用中英文发布海洋气象预报,悬挂大风或台风信号,承担了主要的台风警报服务工作。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的一版有了新变化——刊发当天的北京天气信息。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央气象台通过《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向社会发布天气预报,拉开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序幕。

  60多年来,伴随科技进步、时代发展,我国气象部门与时俱进,向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广阔的服务领域,以更多元的手段、更贴心的方式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当前,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移动终端,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气象预报服务信息。

  为了切实做好气象服务,气象部门努力推进服务机构实体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气象服务团队建设。中国气象局、省级气象部门分别成立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应急减灾处,组建国家级和省级气象服务中心及部分市、县级气象服务中心。目前,全国气象服务人员1.2万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拥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专业队伍。

  诸多举措的实施,极大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提质增效。

  在信息闭塞的山区,气象部门使用“大喇叭”及时播报天气预报、预警等气象服务信息;在广袤乡村,奔走的气象信息员用自己的双脚“走”通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双语气象服务信息让少数民族群众减少了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浙江气象部门借助残联的服务平台和LED显示屏、大喇叭,为听力、视力等有障碍或不便使用手机的残障人士提供专门制作的气象服务信息……气象服务人员的努力和付出,让公共气象服务“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从只有中央气象台制作天气预报到县级气象台也具备制作能力,从只做天气预报到联合各有关部门制作不同类型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风险预警,从只在传统媒体上发布气象信息到提供基于位置的实时预报预警,从只面向公众服务到融入经济社会各行各业……70年来,我们面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全力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服务成效举世瞩目。

  从“一句话”到深度融入社会各领域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没有气象卫星,没有高空探测雷达,没有数值预报模式,历史天气数据很少,预报员们千方百计搜集资料,分析得出“晴转阴云相间,风向偏东,风力弱”的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句话”式的天气预报已不能满足政府决策、行业发展和公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1996年9月,中国气象局成立决策气象服务中心,以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等业务产品为基础,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生产、组织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军事与国防建设、组织重大活动等方面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神舟”飞天、北京奥运、G20杭州峰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利比亚撤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决策气象服务在重大活动和应急处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70年来,气象服务触角已延至各行各业。

  1998年,江苏省气象局在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试点开展交通气象服务。21年来,江苏气象部门在全省高速沿线陆续建成交通气象监测站300余套,平均间距10公里至15公里,建成了交通与气象部门同步共享的分钟级气象数据监测网络;不断修订和完善浓雾、短时强降水、雨雪冰冻等交通高影响天气预警指标和服务流程,编制并颁布我国交通气象业务规范和相关标准。

  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开创新型水电工程现场气象服务模式,实现从常规天气预报向以用户需求为主的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转变,开辟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级联动机制,并建立以“合同委托制、项目管理制、共建共管、实现双赢”为特点的大型水电工程气象服务开放机制,在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围绕实施清洁能源大区发展战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加大风功率和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力度,优化风能和太阳能数值预报系统,开展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如今,内蒙古风区的预报产品包含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云微物理粒子含水量、大气辐射、地面积雪和土壤湿度等要素,可每小时更新、每15分钟间隔发布内蒙古电力公司所辖区域风电场不同层级高度的平均风速、潜在发电输出功率和有效发电输出功率72小时预报。

  针对特色农业,中国气象局提出“特优区建到哪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就跟到哪里”的思路,和农业农村部联合,遴选出包括苹果气象服务中心在内的首批10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除此之外,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气象服务、生态气象服务、“一带一路”气象服务……紧跟用户需求的脚步,气象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服务已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地质、水文、航空等,向海洋、森林草原、交通、能源、城市、旅游、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拓展,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几百个行业、覆盖到亿万公众。

  从粗犷单一到精细多元

  70年前,人们获取的气象信息有限;70年后,人们获取的气象产品琳琅满目。

  以前气象部门发布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更新一次预报,降水量报到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

  2018年12月底,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统一数据源的“一张网”网格预报业务正式运行。这把各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对每个网格里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网格化预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可以每天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公众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了解自己当前所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还可以知道未来一小时或几小时包括降雨量、气温和湿度等要素的变化。

  当然,气象服务早已不再局限于预报气温、风和降水,而是把气象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衍生出了穿衣指数、晨练指数、护肤指数、洗车指数、花粉过敏指数、蚊子指数等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甚至在福建有星空预报,在吉林有雾凇预报,在黄山有云海预报,在新疆昭苏有彩虹预报……

  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共拥有1600余个微博微信账号,粉丝数超7000万。在台风即将来临时,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随时关注台风动向,还可以得到相关防御建议;对气象行业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在App上查看到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还可以和气象部门的官方账号进行交流互动;当与气象有关的谣言出现时,气象部门总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及时回应、科学解读,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发布,及时辟谣,并将其当成一次传播法律知识、气象知识的契机。

  70年来,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至8分钟,面向公众的预警信息覆盖率达86.4%,人民群众气象获得感明显增强,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保持在85分以上,2018年更是超过90分。

  回望70年,气象部门“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公共气象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气象部门将继续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记者 王敬涛 张格苗 谷星月)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郝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巴黎:香街点灯
巴黎:香街点灯
第二届纽约花灯游园会开幕
第二届纽约花灯游园会开幕
川藏线上的美丽风景
川藏线上的美丽风景
神奇“不冻河”
神奇“不冻河”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21037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