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以扶贫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2020-07-27 10:05:53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一巨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分不开,也与众多有情怀有担当的一线扶贫干部分不开。广大扶贫干部谱写了无数的感人事迹,彰显出以责任、担当、奉献、探索、吃苦、实干等为内涵的扶贫精神。当前,塑造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育其责任、使命和担当,应该发挥扶贫精神的教育价值,通过扶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书本,激励大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扶贫精神是培育大学生优秀品质的鲜活教材

  一是时代功能。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众多有情怀有担当的基层干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无论是在精神还是体能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脱贫攻坚为解决绝对贫困、全面实现小康、推进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其所蕴涵的时代意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是文化功能。精准扶贫是一项具有内在文化功能的行动。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一方面体现为通过项目引导和价值引领,向贫困地区传播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提升贫困人口的精神素养,使其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弘扬改良贫困地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激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人口物质与精神上的“双脱贫”。简言之,精准扶贫的文化价值可让先进文化带动贫困文化、先进精神带动落后精神,让贫困人口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将这一价值应用到校园里,可以体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物质文化、重塑精神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是育人功能。精准扶贫覆盖贫困地区的所有村庄和全部人群,普惠于有需要的每个个体与每户家庭,凸显成果共享与利益共享,这是青年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事实。在思政育人过程中融入这些事例,对于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四个自信”,培育使命担当与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推动扶贫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以责任、担当、奉献、探索、吃苦、实干等为内涵的扶贫精神,是培育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鲜活教材与生动案例。建议将其引进校园,具体举措如下:

  系统性做好顶层设计。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扶贫工作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使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扶贫政策和历程,明确使命与担当,可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统筹,有组织、有计划推进扶贫精神进校园。通过学校团委、宣传部、相关学院相配合,开展与扶贫干部对话、扶贫政策专家谈、扶贫精神榜样传、扶贫足迹实践寻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扶贫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价值,培育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多形式融入育人活动。通过党课、团课、党员活动、团日活动等育人课堂,加深学生对扶贫政策与扶贫过程的了解;通过暑期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锻炼等育人手段,增强学生对扶贫工作与扶贫活动的认知;通过学习会、读书会、分享会、座谈会、交流会等育人平台,强化学生对扶贫经验与扶贫智慧的学习;通过知识竞赛、摄影比赛、诗歌朗诵等育人活动,促进学生对扶贫内涵与扶贫精神的传承。此外,还可通过板报、宣传栏、微信等载体,大力宣扬扶贫文化,达致育人目的。

  全方位纳入课程建设。脱贫攻坚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可将其纳入高校的思政课程中。具体来说,可通过编纂精准扶贫的思政教材,让学生深度了解扶贫的宏大叙事与历史意义;通过发掘扶贫干部的故事,让学生系统感受扶贫的榜样力量与个体体验;通过讲解扶贫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全面理解扶贫的实战经验与顶层智慧;通过参与扶贫干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提升有关扶贫的实践能力与研究水平。把扶贫干部请进课堂,通过个别谈心、论文指导、集体座谈、公开讲座等方式,将其在扶贫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懂农村、爱基层的情感;将扶贫精神、扶贫故事与扶贫案例编写进思政教材或融入课程思政中,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自强意识,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怀。(作者:谢治菊 系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可
以扶贫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4112628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