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3/ 07 13:05:56
来源:新华网

“她”为基层治理注入“柔力量”

字体:

  新华社银川3月7日电(记者马丽娟)“姨,你这两天咋样?药还有吗?”胡吉梅穿着红马甲,又来到村里77岁的任文英家。两人一见面就亲热地握住了手,聊完天,胡吉梅麻溜儿地擦灰、拖地、洗衣服。

  任文英是宁夏吴忠市陈袁滩镇唐滩村一位“空巢”老人,老伴儿去世早,儿女都在外打工,她还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胡吉梅作为村里“红草帽”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几乎每周都去看望任文英。

  “多亏了志愿者,对我关心得很,没有他们我可能都活不到现在。”任文英说,每次一犯病,她就浑身动不了,只要一个电话,无论何时都有志愿者赶来送她去医院,“比儿女还亲!”

  提起“红草帽”,唐滩村人人称赞。这支2012年村妇女主任和7名妇女小组长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扩充到500多人。宣讲政策、清理黄河沿岸垃圾、帮单亲贫困妇女收庄稼……村里大小事,都有她们的身影。

  “‘红’的含义是一颗红心向党,‘草帽’代表我们是出身基层的农民,也服务农民。”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马金萍说,唐滩村有5000多人,但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弱多。“农村啥事儿都是互相帮忙,我们这些媳妇儿也想尽自己的能力,做点贡献。”

  不仅是“红草帽”,近年来,吴忠市创新“妇联执委+志愿者”模式,支持基层妇联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妇女群众参加基层工作,目前全市已有巾帼志愿服务队50余支,参与人数超过4.2万人。

  一支支“娘子军”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柔性力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的“王兰花热心小组”成立16年,已在宁夏全区形成“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品牌。发起人王兰花今年71岁,仍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因长年扶贫济困、助老助残、调解纠纷等,在社区居民中很有口碑。

  去年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铺管道要整修地面,一位80多岁的老爷子舍不得自己楼前空地里种的几行大葱和白菜,一时激动躺倒在铲土机下阻拦施工。王兰花听闻后赶到现场,柔声劝说,细数改造后的好处,老爷子最终被劝走。

  “社区工作很多是家长里短的琐事,靠几名社区工作者根本忙不过来,这些志愿者热心、细心也有耐心,能更好地协助我们回应居民诉求,解决群众困难。”裕西社区党委书记黎梦琦说。

  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让胡吉梅欣喜的是,这几年村里民风明显改善,特别是志愿者持续多年入户宣讲移风易俗,去年村里结婚彩礼普遍从15万元降到了5万元。“我有两个儿子,前几年为娶媳妇儿的事把我愁得睡不着觉,这下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许多最早由爱管“闲事”的“大妈”组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像吸铁石一样吸引了各方力量加入。“年轻人越来越多,让我看到了希望。中国人互助共济的优良传统就能传承下去,等我老了也不愁没人照顾了。”胡吉梅说。

【纠错】 【责任编辑:梁海燕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17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