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3/ 26 12:00: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字体:

  【原标题】希望的亮光,就这样照亮了“黑眼湾”

  新华社纪录片《走出黑眼湾》:一部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慢直播”

↑纪录片《走出黑眼湾》

  黑眼湾,是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地处大山深处,只有十几户人家,交通基本靠毛驴,村民们除了种几亩薄田,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土地贫瘠、生态恶化、交通闭塞的黑眼湾,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搬迁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1983年、2000年、2011年的三次搬迁,彻底走出黑眼湾,诀别过往、寻找出路、迎接希望。

  像黑眼湾一样的村子还有很多。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音视频部和宁夏分社历时近一年联合录制、反复打磨、重磅推出的纪录片《走出黑眼湾》,以全国人大代表、黑眼湾移民之一马慧娟写作的《走出黑眼湾》一书为脚本,真实再现了书中小人物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成长经历,记录了时代大潮中一座村庄的百年兴衰、一群人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生动深刻地诠释出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改变贫困代际传播的深远意义。

  缘 起

  “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互关联,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写这个村庄的故事,也能体现出这几十年宁夏生态移民、脱贫富民政策给西海固地区带来的深刻变化。”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40岁的马慧娟在她的新书《走出黑眼湾》首发仪式上如是说。

  2016年3月,宁夏分社采写的《宁夏回族妇女马慧娟:用“拇指文学”记录移民百态》全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那时的马慧娟已经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了40多万字随笔和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

  作为第一家报道马慧娟的媒体,新华社的这组稿件成为撬动她命运转折的支点:她出版散文集,走进鲁迅文学院学习;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乡村文化、家乡建设鼓与呼;她被吸纳为中国作协会员,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命运从此被改变。

  “马慧娟这个人物太典型了,她是贫穷代际循环历史性终结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也是受益者。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与命运相搏的故事,更是家国的故事、时代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做一部令人感动、引人深思、给人启迪的好片子。”这个“西海固农村女人”,引起了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陈凯星的关注。

  2020年“五一”小长假刚结束,新媒体中心摄制组飞抵宁夏。设在马慧娟家中的农家书屋成了临时摄影棚,一台笔记本电脑联通北京,马慧娟与千里之外的陈凯星隔空对话。3个多小时“云采访”,从马慧娟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谈到个人成长、内心悲喜,再到移民搬迁经历、命运变迁感悟,细致、深入、坦诚,也为纪录片打下相同的底色。

  同年7月,音视频部导演团队再次飞抵宁夏,对《走出黑眼湾》中人物进行深入采访,力图创作一部关于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慢直播”。

  记 录

  “20岁之前的生活,一个字就说完了,穷。”纪录片《走出黑眼湾》第一篇章“见命运”开篇的这句独白,概括了西海固贫瘠土地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是马慧娟书中描述的真实场景。

  摄制组前后两次带着搬迁移民回到黑眼湾旧址,爬上陡峭、逼仄、泥泞的山路,一路艰难前行,在旧地重游中听他们讲述曾经的黑眼湾是如何养育同时也禁锢了他们——追求原汁原味的真实,用镜头语言将书中所写内容进行真人真事、实地实景、真情实感的重现,是《走出黑眼湾》一片的一大特点。

  《走出黑眼湾》书中有一篇《高万华的房子》令人印象深刻。为了真实还原高万华“换房记”,摄制组在黑眼湾几经周折寻找房屋旧址,最终在山顶的一片蒿草中找到了湮没其中、仅剩四根红砖柱的曾经全村最气派的房子。

  山中干枯的泉眼、遗弃的农具、院落的残垣断壁……大量纪实镜头辅以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黑眼湾的昨天被一幕幕还原。

  “每个真实的人物、故事都在揭示,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才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走出黑眼湾》主创人员之一、新媒体中心记者高洁说,当无力解决贫困问题的个体终于等来移民搬迁与扶贫开发政策,命运的改变就在一瞬间。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宁夏在过去30多年里,先后实施6次大规模易地移民,累计移民120多万人。他们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地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看到更广阔世界的马慧娟,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她重拾热爱的文字,从在网上写作,到写散文、出书,实现了“人活着总要留点痕迹”的愿望。

  “片中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时代的故事、国家的故事。”导演李姝莛说,摄制组在拍摄制作中,始终把人放在时代和环境当中,人—村子—西海固—宁夏—中国……环环相扣的叙事逻辑暗藏全片。

  “人在吃饱肚子之后,又有了新的追求,有人喜欢唱歌跳舞,有人想要学习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见内心”篇章,扶贫的意义更多关照到移民的全面发展、心灵建设。

  生活日益富足的移民,精神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金雪萍在红寺堡渐渐变成“名人”——出演微电影,参加歌唱比赛,开直播卖枸杞,生意红红火火。马慧娟和周围的姐妹们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识字、读书、交流、分享,拥有自己的一片精神花园。

  “一部纪录片的终极意义,除了真实记录历史和历史中的人之外,还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李姝莛说,这正是《走出黑眼湾》的创作目的。

  在《走出黑眼湾》里,每一个人物都有成长、有变化,生活中有矛盾、有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又有回响。这也正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所在——把人还原为人,他们在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过程中,有挫折、纠结和痛苦,也有爱、遗憾和自豪……血肉丰满,真实自然,不再是一个个代表贫困或者幸福的符号。

  回 响

  为了寻觅书中故事发生地,摄制组曾两次跟随老支书走进黑眼湾。当雨后山路的泥泞裹住双脚、每个人的鞋底都负重两三斤泥巴的时候,当老支书无奈地感叹“村里就是种出金子来也卖不出去”的时候,摄制组终于理解了这里的人为什么要走出黑眼湾,也深刻体会到易地搬迁政策对于阻断贫困的重要意义。

  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他们蹲守在玉池村,和村民一起干农活、唠家常。让编导姜卓记忆深刻的是,去村民家里询问是否可以取景时,村民大都热情洋溢,有位阿姨还从自家院子里摘了桃子让他们吃,很甜。

  拍摄视频素材近3T、时长超过60小时,采访20余人,先后修改30多个版本……《走出黑眼湾》正式发布,被全网置顶推送,浏览量迅速突破1.21亿次,留言超过16万次。

  “这是最生动的中国故事。”

  “扶贫版的《百年孤独》。”

  “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黑眼湾可见一斑。点赞!”……

  网友如是说。

  “很感动,一些我自己忽略的东西被新华社在片子里发掘出来了,一个个镜头、场景无不用心良苦,但又呈现得非常自然连贯。我的家人说,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山海情》。”马慧娟如是说。

  西海固已不是原来的西海固,宁夏也不是从前的宁夏了。脱贫攻坚,换了人间。而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记录在这片土地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人们,希望与未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记者 刘海、任玮)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725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