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3/ 07 21:53:01
来源:新华网

尧德中:建议设立交叉学科的学会 为创新思想提供土壤

字体:

  新华网3月7日电(记者袁晗 刘文敏 刘品彤)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尧德中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类脑智能”等问题,接受新华网专访。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新华网:你今年带来了什么议案?最关心哪些方面的问题?

  尧德中:我特别关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我认为,科技创新需要国家层面的系统谋划,即需要“人才-思想-资金”三位一体的合力。我建议有关部门推动设立一批交叉学科的学会,学会的学术交流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土壤。

  关于人才培养,我现在所从事的脑科学,其实很多学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团队在教师层面就是多学科的,我们也欢迎多学科背景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动力,那么在与其它学科的碰撞中,就会找到一些新的兴奋点。

  新华网:你之前提出发展空间很大的“类脑智能”。什么是类脑人工智能,它与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在哪里?类脑智能的发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尧德中:我们知道,尽管现在的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总体上仍然是专用性的智能,即一个机器或一个算法往往只能干一件事情,但我们人不是这样的,我们一个大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叫通用智能。因此,人们希望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像人脑一样,会自己学习,能举一反三,而不需要劳神费力的大样本学习。类脑智能简单讲,就是模仿大脑智能机制的智能技术,在情绪、面孔和模糊信息处理等方面明显优于现在的人工智能,在认知、创新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人脑的特征等,因此有人也把类脑智能视为现在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升级版。

  新华网:你的团队正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来对老年痴呆等脑科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目前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尧德中:神经精神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相关疾病将成为家庭、社会和患者自身的重大负担,但目前没有针对性药物,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并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我们希望发展一些新技术,能够及早诊断、发现老年痴呆等情况,为医疗干预提供更早的窗口期。我们现在有一些积极的进展,但还没有到实际可用的程度,还需要继续努力。

【纠错】 【责任编辑:袁晗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4112718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