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一起循着吴孟超的信仰和初心前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2 14:42:29
来源:新华网

三年了,一起循着吴孟超的信仰和初心前行

字体:

  新华社上海5月22日电(记者丁汀 周杉)位于上海杨浦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吴孟超院士曾经奋斗的“战场”,从三楼手术室下楼转弯,不过百步,就是吴老的办公室。

  记者看到,办公室里,所有的摆设一如往常。案头,手翻台历的日期,定格在2020年1月4日,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办公室。

  三年前的今天,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

  时间,会让人老去,亦会让事业不朽。

  一生永攀医学高峰的脚步,需要伟大的力量源泉。吴老曾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

  1922年,吴孟超出生于福建,幼年便随家人前往马来西亚谋生。之后,海外华侨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点燃了青年吴孟超的爱国之情,信仰的种子就此种下。

  图为上世纪40年代初的吴孟超(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从1949年到1956年,在先后递交了19封入党申请书后,青年吴孟超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是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使吴孟超对人民群众具有赤诚的大爱情怀。面对病人的苦痛,他立志要“背着每一个病人过河”,甚至动情地说,“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图为吴孟超在手术室内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吴老一生用行动捍卫信仰。他挽救了近1.6万名患者的生命,直至97岁高龄,他仍坚持每周做两三台手术。

  身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载誉无数:他是我国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技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

  许党、报国、爱民,吴孟超的一生,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一生。

  22日上午,上海福寿园内安静肃穆,吴老的家属用绢布轻轻擦拭铜像和墓碑。吴老的学生们、同事们、曾经的病人们很多都来了,在幕前摆满鲜花。

  “2017年春节假期刚结束我陪您看门诊您又对着我们说了一句,‘看来肝癌药物研发还是要跟得上手术的速度’。我之后就把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研究方向也改为肝癌伴肺转移的综合治疗。去年,我们成功地将中国特有的静脉化疗方案进行了改良,一线和二线治疗晚期肝癌合并肺转移均获成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六科主治医师孙居仙在吴老墓前深情说道。

  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三科主任周伟平在恩师墓前诉说:“在您的殷切期望和教导下,我们获得了上海市卫生系统设立的医务青年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我们将继续努力,发扬您的‘四勇’精神,积极培养年轻一代。”

  2024年5月22日,甲辰年四月十五,在璀璨的星河上,被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的17606号小行星,与皓月同辉。(通讯员:曹希)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