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法庭庭长陈昶屹忆高考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今年高考季新华网法治频道推出“法律人的高考故事”系列报道。探访法律人当年的选择, 讲述他们不一样的高考故事。6月8日,我们专访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庭长陈昶屹,听他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分享自己对于高考专业的选择经验。
精彩观点
1

高考并非一考定终身 关键在于坚持理想和发现自我

高考并非一考定终身 关键在于坚持理想和发现自我
对当时的我来说高考相当于改变命运。因为家里从小很贫穷,记得那时一年才能吃一次鸡肉,我那时有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长大以后要顿顿吃肉,所以那年对我很关键。父母为了改善生活,给我买了点鱼和肉,但因为我长期吃素,身体机能对油腻食物不消化,所以一直腹泻,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很艰苦。
我一直在班上学习还是很好的,但是最后考的成绩并没有达到我自己的理想要求。不过现在回头看,高考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一考就定终身。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有时候就像打扑克,真正的高手能在拿到一副烂牌或者不是很好的牌时还能打出一手很好的牌局,所以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的人高考没考好,就一蹶不振,其实高考同时也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的一次历练,是一次综合素质的考验。考生们不要怕一次的失败,笑到最后的人往往是最有耐力的,关键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发现自我。
1

对法律专业很敏锐 从小就立志想做一名好的执法者

对法律专业很敏锐 从小就立志想做一名好的执法者
对法律专业很敏锐 从小就立志想做一名好的执法者
我本科读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读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专业,主要方向是环境与资源法,后来到了博士选择了民商法方向,博士后攻读的又是宪法与行政法专业下的网络法方向。我后来硕士转学法学专业,是源于两个原因。第一,我发现了自己最适合什么。本科时我以为自己对工商管理很擅长或者符合我的兴趣,但真正读了以后发现,学商学时我不具备像有的同学对商学的敏锐感,所以我意识到我在这方面不会做出什么大的成绩。我本科可以同时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后来我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一种天然的天赋,对一件事情公平与否很敏感。第二点源于从小一段经历的影响。在我十岁左右,妈妈很早就下岗了,有人跟她借了三千块钱了,但没打借条,后来那人就跑了。当时三千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告状无门。这事对当时的我触动很大。我那时就立下决心,如果我要做一个执法者,我一定要做一个好的执法者。也是从那时候起,就想着首先解决经济问题,后来有机会一定要转行到法律职业。
1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职业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职业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职业
我发现民商法这个法律体系非常美妙,很乐在其中。我觉得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当做职业,我现在选择的道路是非常幸福而且幸运的。人必须要有特长和专业,但也必须有宏观的背景知识储备。就像堆沙堆一样,要想堆得高,必须底座宽。我在每个阶段的知识都没有荒废,它们都涉及到对宏观背景的思考,这些知识对我思维模式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吃过的饭和走过的路都不会白吃和白走,这些已经融入到个人的血液里,成为我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1

人们越来越相信司法才是解决法治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们越来越相信司法才是解决法治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们越来越相信司法才是解决法治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我从业十二年来,我感受我国法治建设的变化是巨大的,对这点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案件的变化。2005年时我刚到海淀法院时案件数量还不到两三万件,现在已经是接近十万了,呈现两三倍的增长幅度。那时法院只有两三百人,现在已接近千人了。案件虽然多了,但类型发生了变化。以前刑事案件占比比较多,现在占得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民事案件和商事案件。
我所在的知识产权庭今年案件数量是去年的两倍,上升非常快,这说明我国经济在发展,对法治的崇尚意识越来越高,老百姓的法治意识在逐渐增强。以前是“有事找政府”,现在“有事找法院”,人们越来越相信司法才是解决法治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司法体制四项基础改革已经基本落实到底,员额制改革也基本到位,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法治建设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法官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从这些都能看出我国法治建设的变化和进步。我相信,未来需要更多的法治专业的精英投入到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去。
陈昶屹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庭长,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2005年进入法院工作,2012年6月到复兴路人民法庭工作,2015年3月到中关村人民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