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掀起学习“时代楷模”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热潮 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承德生态文明缩影,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作为共和国几代人矢志不渝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 2014-05-19 14:11:13 ]
· 中央各大媒体集中报道塞罕坝林场事迹 3月18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出长篇通讯《塞罕坝之歌——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近几天来,中央各大媒体相继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大力度推出了相关报道。 [ 2014-05-19 14:12:24 ]
· “时代楷模”塞罕坝机械林场:艰苦创业 劳动最美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境北,52年来,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使命、不畏牺牲,成功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夺取了治沙造林的重大胜利,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绿色奇迹。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 2014-04-30 07:34:51 ]
· 塞罕坝52年追梦:几代人坚守这件“伟大的事儿”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所展现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共筑中国梦的先进榜样,日前,中宣部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 2014-04-29 14:37:16 ]
· “塞罕坝精神”成为推动承德绿色崛起强大动力52载天道酬勤,谱出生态史诗;数十载矢志不渝,铸就绿色长城。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在北方高寒沙地上凭着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创造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的先进事迹经《承德日报》报道后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 2014-04-23 13:56:38 ]
· 围场分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参观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市委先后作出决定,要求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向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光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塞罕坝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文章,其他中央、省市媒体也相继刊登了塞罕坝林场事迹。 [ 2014-04-22 15:56:43 ]
· 塞罕坝机械林场广大干部职工表示:珍惜荣誉牢记使命 发扬优良传统再立新功三代塞罕坝务林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用52年的时间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让沙漠成绿洲、变荒原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 2014-04-22 15:57:18 ]
· 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塞罕坝人种了多少树?140万亩的面积上,造出112万亩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以只占河北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增加到目前的80%,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 [ 2014-04-22 15:57:33 ]
· “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塞罕坝这个地点特殊。当前,中央和省、市都在大张旗鼓宣传“塞罕坝精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成员来到塞罕坝,就是要亲身感受、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体验“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榜样的力量,不断强化“赶考”意识,增强“赶考”本领,从而以实际行动,答好承德开放创新、绿色崛起这张“大考卷”。 [ 2014-04-22 16:01:27 ]
· 塞罕坝之歌“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的光荣,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造林、护林的步伐要更加有力。”刘海莹说。塞罕坝,一部浸透艰苦奋斗精神的传奇。 [ 2014-04-22 16:00:16 ]
· 承德塞罕坝夫妻“望火楼”里的坚守孟庆林和董建芹这对四十几岁的夫妻,在莫里莫“望火楼”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年头。这里至今尚未通电,几乎与世隔绝,陪伴他们的只有两条狗和一台滋啦啦响的收音机,做饭要劈柴烧火,饮用水要到几里外的水井去挑,那口井经常断水,常常得积存很多日子才能挑上来一点点儿。 [ 2014-04-22 16:01:55 ]
· 河北:传承发扬塞罕坝精神 争当绿色崛起排头兵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艰苦创业,将荒漠变成林海,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的先进事迹(见3月18日一版《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记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在全省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进取意识。 [ 2014-04-22 15:59:37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