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地——对话旅澳艺术家周小平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旅澳艺术家周小平对澳大利亚原住民近30年的研究成果“重返大地——周小平艺术澳洲”展近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4月17日,周小平做客新华网“文化艺术大家谈”栏目,就本次展览和多年的旅澳从艺心得,和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精彩观点
1
周小平

周小平:融入澳洲原住民生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周小平:融入澳洲原住民生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周小平:融入澳洲原住民生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1988年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做个人展览,最初看到澳洲原住民的绘画,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我就在想这些作品是什么人画的?后来我发现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画的,而且了解到他们并没有经过训练,就这么创作出了这些作品,更加引起了我的好奇。生活在原始丛林里的原住民一直保留着他们传统的文化,比如他们会在树皮上作画,采用的颜色也很简单,就是红色和黄色的两种矿物质。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后我突然就联想到了中国的研磨。后来我由好奇变成了震惊,然后就从各个方面产生了一些兴趣。最主要就是艺术方面,比如岩画,我从中吸取了很多东西。
融入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最早的时候原住民其实只是我的一个主题,是我创作的一个对象,我看到什么就反映什么,包括人物、生活状况或是狩猎场景。但随着我对他们生活的逐渐了解,我就越能理解他们。比如土地对他们的意义,人与生灵之间共存的关系等等。对这些东西慢慢有了一些了解后,我就开始画一些理解性的东西,一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1

周小平:当接触到澳洲原住民时,我想这也许是我的一条路

周小平:当接触到澳洲原住民时,我想这也许是我的一条路
周小平:当接触到澳洲原住民时,我想这也许是我的一条路
中国的艺术家到了西方也在改变,也在接触。当我接触到澳洲原住民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也许是我的一条路。我突然遇到了这么一种契机,让我又回到了艺术本原去探索它。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我跟他们相处得确实很默契,我很喜欢那个民族和那种生活,他们对我的接受程度就像我们是一家人一样,若干年后我就被土著家庭所“收养”了,在这里我会有我自己的土著名字、辈分、血缘体系。这看上去好像和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它影响着我的创作。
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不太一样,最早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理解没有像现在那么深刻,更多的时候画了很多直观的东西,我看到你就画了你,我看到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用的手法可能是写实的油画之类的方式,直接写生。一直到今天当我慢慢理解了这个东西以后,主题也就变成了人和大地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生灵之间的共存。
原住民对事物的看法,是像鸟的俯视或者站在飞机上看大地。在这个环境和风景上,你会看到一条河流、一块石头或者一个山脉都是从上往下俯视的感觉,或者像地图一样。这种感觉和东西也会运用在我的作品里,最后就变成把几个不同空间里面产生的场景,感觉到的东西都融合在一张作品里。
1
周小平

周小平: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精髓

周小平: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精髓
周小平: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精髓
有时候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到那里后原住民马上就会面对着大自然、面对大地、面对这些河流和树张开双手吟唱,这种吟唱不是无中生有或者表演式的,而是真实地面对大自然。他会告诉大自然、当地的神灵和生灵,告诉他们我们又回来了,告诉它希望能接受我,我们又带来了一个新人比如说我,希望你能接受他。
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把大山、河流都当做有生命的存在,不应该用原始去形容他们。他们和外界并不是与世隔绝,只是他们的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生活在城里的人不了解的,所以这个展览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这样一种存在。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精髓,我们都应该保留好的东西继续发挥它。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