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传授写小说秘诀 打“假”文学鸡汤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高兴》的英文译名为《Happy Dreams》,如何理解这个译名?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如何更贴近当下的审美、更加贴近年轻人?近日作家贾平凹做客新华访谈,和网友畅谈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您的作品大概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向世界读者介绍?您觉得什么才是真正好的翻译?

您的作品大概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向世界读者介绍?您觉得什么才是真正好的翻译?
2
贾平凹

贾平凹:翻译是另一种创作,我特别敬重翻译家

贾平凹:翻译是另一种创作,我特别敬重翻译家
贾平凹:翻译是另一种创作,我特别敬重翻译家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1
已经翻译了十多部长篇作品,有十多种语言,目前在翻译的还有好几部。最近《高兴》一书的英文版在全球发行,我挺高兴,也感到挺幸运的。所谓的世界文学就是翻译文学,不翻译谁也不知道你写得怎么样,因为谁也看不到。所以翻译的作用特别大,我自己也特别敬重那些翻译家。虽然我自己不懂翻译,但是想想,翻译和创作者是一样的,是另一种创作,也特别辛苦。在我接触的翻译家中,他们付出的劳动也特别大,有的一部作品翻几年。在翻译过程中,他们也会和作家沟通很多东西,那种认真我还是挺感动的。
1
新华网

在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作家也面临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时代命题。对此,您的切入点是怎样的?

在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作家也面临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时代命题。对此,您的切入点是怎样的?
2
贾平凹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贾平凹: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就对了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贾平凹: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就对了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贾平凹: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就对了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2
作家都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写东西,在写作过程中,他不可能附加更多的东西。当然写出来以后,别人通过你的作品可能了解到中国,了解到某一个阶段人们是怎么生存的、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的。但首先是,你得把作品写出来,别人才可能给你这样那样的议论。对于作家来讲,主要是把他的所感、把他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对了。起码我自己是这样的。
1
新华网

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如何更贴近当下的审美、更加贴近年轻人?

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如何更贴近当下的审美、更加贴近年轻人?
2
贾平凹

贾平凹:世界是多元的,不可能做到一部作品全民认可

贾平凹:世界是多元的,不可能做到一部作品全民认可
贾平凹:世界是多元的,不可能做到一部作品全民认可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3
这个东西比较复杂,毕竟不能要求每部作品都是全民来阅读的,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做到这样。我经常讲,任何作品都是给一部分人写的,比如有的是针对年轻人,有的是针对年长者。你不能混合起来看,我觉得这不是很公平。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大家追逐的东西。年轻人喜欢一些作品,不管是文学还是影视,他去追逐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是无可非议的东西。但是这种作品也有一部分人是不满意的。所以说,世界是比较复杂的、多元的,每部作品只可能针对一部分人来写,不可能达到全民认可或者追逐的程度。
1
新华网

如何让年轻作家更好地传承老一辈作家优秀的写作内核和精神?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创作水平能不能被“教”出来?

如何让年轻作家更好地传承老一辈作家优秀的写作内核和精神?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创作水平能不能被“教”出来?
2
贾平凹

贾平凹:创作者的路都是一样的,就如河水东流

贾平凹:创作者的路都是一样的,就如河水东流
贾平凹:创作者的路都是一样的,就如河水东流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4
现在情况和以前是不一样的,社会在发展,创作人群也在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写作吧,就好比开车、摄影,在过去的年代没有那么多车,一个单位可能只有一两个司机。但现在,人人都会开车,人人都会摄影。文学传统的继承,长期来看必然会一代一代发展。但是具体到某个节点的时候,肯定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状况,这都是特别正常的,我觉得没有啥需要大惊小怪,或者是不满的。创作者的路都是一样的,拿中国来讲河水基本上都是从西往东流,小河往大河流,河水慢慢就大了。你不能只看这一步,或者这两三年里的出现的作品是什么样子,这都太短暂了,还是要长远来看问题。
1
新华网

您是否看过类似“贾平凹语录”的文章?如何看待?

您是否看过类似“贾平凹语录”的文章?如何看待?
2
贾平凹

贾平凹打“假”:很多文学鸡汤一看就不是我写的

贾平凹打“假”:很多文学鸡汤一看就不是我写的
贾平凹打“假”:很多文学鸡汤一看就不是我写的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5
我自己没有微信,但别人会问我,经常能从微信上看到一些,其实有相当多的都是假的,都冒名的,那就不是我的。了解我的作品语言风格的人,一看那就不是我写的。但是这也没办法,你也没办法来纠正这些东西,你在哪儿发纠正的声音?现在社会风气它基本上就是这种吧。心灵鸡汤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是欢迎的,就和父母教育孩子讲“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你说这对不对?对,太好了。但时间一长就有逆反心理了,现在不是有“毒鸡汤”的说法么,这种说法也挺有意思。不管心灵鸡汤,还是别的汤,一篇两篇八篇十篇都觉得挺好的,但是一多他就不行了。道理都是一样的,过一段时间会出现另一种味道。中国社会开放以后,菜多了,汤多了,你可以在里面选你想吃的菜,选你想喝的汤,大家都在这种多元的东西里面挑选自己的东西吃。
1
新华网

您怎么看这类文化节目在促进阅读方面的作用?

您怎么看这类文化节目在促进阅读方面的作用?
2
贾平凹

《朗读者》掀起文化节目热,贾平凹这么看

《朗读者》掀起文化节目热,贾平凹这么看
《朗读者》掀起文化节目热,贾平凹这么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6
《朗读者》节目开设以后,我觉得挺好的。我本来想,这个时代朗读类节目哪会有收视率?但是没想到,这个收视率那么高,当然自己也有幸吧。斯琴高娃朗读得也特别好,说实在的,感动了好多人。后来董卿也叫我去朗读,我说我还是不去了。因为我讲陕西话嘛,别人也听不懂;再一个,朗读需要专业训练,如果口齿不利索的人上去朗读,那就失去效果了。所以我说,最好不要让我去,我会拉下你的收视率。
1
新华网

当时写《给母亲》这篇文章时是什么状态?

当时写《给母亲》这篇文章时是什么状态?
2
贾平凹

贾平凹:我文章写得很真,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

贾平凹:我文章写得很真,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
贾平凹:我文章写得很真,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5517
我文章写得很真。因为写父母文章,用不着花言巧语或者多么修饰、装腔作势,不需要那些东西。也不是说写出来以后要让多少人感动,首先,我是给我自己写的。《写给母亲》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母亲去世三周年的时候写的,因为不到40岁的时候我父亲去世,那是我人生最大的打击,以前没有经过这个事情,特别痛苦,然后就写了一篇文章《祭父》,那几乎是含着眼泪写的,那篇文章写得很长。经历过父亲去世以后,慢慢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人的生死看得就比较开一点了吧。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没有写文章,但到了三周年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过不去了。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尤其是静下来以后感到的一种痛。所以三周年的时候,我写了怀念母亲的这篇文章,不是从我母亲一生当中发生了多少事情来谈,而是就谈我瞬间能一下想到的一些事情。比如,我会突然间感到那个房子很空,经常感到我母亲还在,但她确实不在了。挺怀念母亲生前那几件小事情,就写了这篇文章,寄托我的一种哀思吧,就这样来写的。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