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武汉6月29日电(记者 王自宸)“电池厚度降低90%,使用材料减少90%,光电转换率提高至16.4%”。记者29日从三峡大学获悉,该校谭新玉教授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严文生博士合作成功研制出一款基体厚度16微米的超薄晶硅太阳能电池,并成功解决超薄晶硅太阳能电池中低吸收、低效率问题。
据了解,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据着光伏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具有绝对的市场优势,但目前市面上典型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厚度约180微米,需大量使用硅材料并导致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研制超薄晶硅电池成为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
谭新玉教授合作组设计制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放弃常用厚度的晶硅电池基底,选用超薄晶硅,最终成功研制出的超薄晶硅太阳能电池,只有市场电池厚度的十分之一,使用材料减少了90%。
谭新玉教授介绍,硅太阳能电池薄了以后,极易导致光吸收效率下降,降低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针对该问题,课题组理论模拟与实验制备相结合,找到了将太阳光充分束缚于电池中的陷光技术,获得了转化率达16.4%的薄膜晶硅太阳能电池原器件,该转化效率在此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光学快报》上。由于该研究的陷光技术与现有工业制备工艺相匹配,使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相关新闻
-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超薄碳纳米超电容
朱宝琳)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屏幕越做越大,研发可卷曲、可折叠的便携电子产品已成为趋势。2015-12-20 02:19:25
-
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世界纪录被刷新
一个由日本多家研究机构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宣称,他们开发出的一种三结薄膜硅太阳能电池获得了13.6%的稳定转化效率,成功打破了此前报道的13.44%的世界纪录。2015-06-08 16:41:02
-
我国学者研制出超薄铂镍合金高效纳米催化剂 为改善燃料电池性能提供新思路
聽 聽 聽 聽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记者徐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阿克伦大学教授彭振猛合作,近期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钯纳米晶上生长超薄铂镍合金原子层的方法,成功研制出钯-铂镍核壳纳米催化剂。2015-03-19 01:44:47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7月起多项收费标准降低 办理普通护照少收40元
2017-06-29 14:00:37
-
5G是什么?会思考的汽车或变成现实
2017-06-29 14:00:37
-
社保缴费基数有新调整,7月你的工资会变多还是变少?
2017-06-29 14:00:37
-
必看 | 医保支付将迎来重要改革!今后看病有这些变化
2017-06-29 14:00:37
-
关于香港,你可能真了解不够
2017-06-29 14:00:37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