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夏天,北京经历了漫长的高温天,最高温度甚至超过42.6℃。这一年,苏宁在北京开出第一家专卖店——刘家窑店,开始了在北京的连锁扩张之路。
师晓雯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苏宁,成为了一名销售主管。
那个时候,师晓雯店里什么都干,收银、卖货,跟着厂家促销员学习所有有关销售的知识,一心扑在卖货上。
“最早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始做连锁,那时候单卖空调,类似‘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卖空调,后面是空调安装师傅的住处,那时我们的安装服务就比别人家的要好。”师晓雯回忆道。
2001年,师晓雯升为了店长,2002年,她调到了苏宁联想桥店,一干就是17年。
2002年,苏宁的全国连锁模式逐步成型并驶入快车道,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加速扩张。联想桥店参与了整个扩张过程。
“联想桥店那时候刚开始就4000平方米,后来一点一点的往外扩,从普通店改成超级店、旗舰店、云店,到现在那个店有一万平方米,在那一片是地标性的店,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店拉动了整个片区的电器销售。”
师晓雯担任苏宁易购联想桥店的店长共17年,期间联想桥店14次获得“优秀连锁店”称号。
近20年的从业经验让师晓雯在客户维系、门店管理方面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用心的服务和人际关系的打通让师晓雯在门店的经营越来越得心应手。
“联想桥店一直是做第一,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有4亿的营业额。师晓雯说,联想桥店内常年会摆放花朵、绿植和一些零食,环境好了,愿意进店的顾客自然多,“有些客人路过店门口万一低血糖了,我们备有零食,让他们吃一点缓一缓,人家对我们就能有好印象,做生意口碑很重要。”做好每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能抓住顾客的机会,这就是师晓雯。
师晓雯说,苏宁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节奏快了。原来线下是卖电器的主要阵地,现在线上也是主战场了,她要学习还有很多。
2009年,苏宁开始互联网转型之路。
“刚开始我们就是靠经验,靠手记,后来我们有数据营销工具,数据一目了然,对卖货的帮助都很大,而且现在线上都玩社群营销,你看我手机上,都是我拉的客户群。”她热情地展示着她的学习成果,大号的字体盛满了屏幕,微信首页的群翻了好几页都没翻完。“你看,这是一个电视剧的演员,想要什么东西都联系我,这都是我老顾客啦。”虽然在周围同事中年龄算是最大的,但是她在线上的玩法做得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
随着互联网转型深化,苏宁进入智慧零售时代,师晓雯的工作岗位也再次发生变化。
作为“两大两小多专”线下业态产品族群中最贴近消费者的业态,苏宁小店业态近来发展迅猛。2018年底,北京苏宁小店突破了500家。2019年5月,师晓雯调任北京苏宁小店副总经理。
“北京现在好多菜市场都没有了,便利店成为发展大趋势。”面对这个庞大的规模、全新的业态和领域,师晓雯信心十足。
20年的风雨,师晓雯的经历成为苏宁发展史的缩影。从线下门店销售到智慧零售,从家电3C到电器快消全品类,师晓雯见证着苏宁各个领域的巅峰。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