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相商|诺华中国张颖:用创新去关怀,诺华的广度与深度-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0/11 15:15:26
来源:新华网

药事相商|诺华中国张颖:用创新去关怀,诺华的广度与深度

字体:

  编者按:

  “洞见新趋势,药事新可能”栏目是由阿里健康和赛柏蓝联合出品的阿里健康大药房七周年特别节目《药事相商》。旨在通过制药公司第一现场的视角,挖掘新时期医药健康行业新趋势,并共同探讨行业变化之下,围绕用户不断更迭的需求,制药公司、互联网医疗平台如何共建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新方式。

  今天,我们将围绕慢病管理这一领域,来近距离了解诺华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药企,如何在数字化新时代从产品研发、诊断网络、患者平台等方面打造具有创新性的健康综合管理产业闭环。

  慢病一向是各国患病人群多、卫生费用支出较高的领域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主要慢性病所致的过早死亡占总数的80%以上。

  慢病治疗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最先进药物水平和诊疗条件,还包含了全病程的细节把控。大到慢病治疗的社区化建设,让每一名患者都可以近距离就医;小到慢病的个人防控中,对健康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以较小的成本降低慢病发生,从而节约医疗成本。

  可以说,慢病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医疗健康系统的“木桶效应”,只有木桶的每一块木板粘合足够紧密,才能确保医疗资源不会渗漏。

  在中国,慢病患者人数众多。其中,治疗可及性、患者依从性往往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而这两年,解决这两种问题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度、通过病程中对患者进行多环节的支持,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9月12日,诺华第一届“中国患者日”活动在上海举办。诺华及医疗生态圈相关各方从以患者中心的药物研发、创新药可及性、赋能患者全病程管理、数字化探索等方面分享了全球和中国的经验。诺华中国总裁张颖提到,公司扎根中国慢病领域多年的观察、体验、发展,以及公司产品、多层次市场、数字化技术之间的创新融合。

  深度:在产品、技术、创新模式上的深耕

  随着疾病治疗手段的增加和人均寿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病种被划归到慢病领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恶性肿瘤的治疗。

  如今,肿瘤治疗往往要依靠复合式治疗手段,患者需要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面对复发、转移、副作用等问题,因此药企的慢病创新药研发颇具挑战:产品需要考虑到真实世界的治疗场景、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可能性,同时需要控制产品的毒副作用、利于患者长期使用。

  因此,药企需要在创新上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带给慢病治疗更多质变。只有深入临床环节中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创造实际运用的“更优解”和“最优解”。

  张颖表示,诺华的宗旨是希望以创新的药品,给更多患者带来福利——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这就要求企业专注和聚焦在最擅长的领域,也是患者最需要的领域。

  为此,诺华专注于四大治疗领域,拓展了五大技术平台。在心血管、免疫、肿瘤、中枢神经等核心治疗领域,诺华拥有多款创新药。在技术上,诺华配合以先进疗法,包括化学疗法、生物疗法、xRNA疗法、放射配体疗法、基因和细胞疗法等。

  同时,在针对性的药品开发战略下,诺华也在持续推动创新产品在中国的落地。去年一年,诺华有14款创新药物及新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如今,医保目录的纳新频率变快,这对创新药而言是很好的机会,也对临床速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此,诺华一直积极推动在中国和全球临床试验的同步性。“我们目前有100多个临床试验项目在同时开展。同时从三期临床开始,我们已经几乎100%做到了和全球的同步临床试验。”张颖介绍。

  广度:扎根基层市场、患者全病程管理

  中国大部分慢性病患者的首要诊疗场所是基层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又往往会到周边城市或省会寻求更好的资源和建议,也会利用线上信息进行自我干预,形成了一种跨场景的治疗。

  在某种意义上,慢病管理的理想模型就好比一棵大树——可以将所有分散的患者信息集中在同一枝主干上,面对病程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不同程度,采用一套标准化流程进行支持,患者在其中各取所需,共同康复。

  除去政府对分级诊疗系统的统筹以外,药企的协调管理也很重要。诺华从认知、诊断、治疗和随访四个方面入手,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建立了健康综合管理产业闭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合作,采用监测、诊疗、康复一体的健康管理系统。

  从诊断而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层面,药企有责任将专业的诊断力量渗透到更广大的慢病市场。诺华在慢病领域的投入,很大一部分在于其诊断网络的布局上。张颖介绍:“从2017年开始,诺华就支持合作伙伴发展了近2200多家的心衰中心,从而帮助医院更规范化地管理心血管疾病。”

  从给药而言,药企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慢病长期处方、延伸处方的特点,在下沉市场的医院、药房进行供应。“为此,诺华创建了县域团队,至今已覆盖了约一千个县域市场。同时诺华也积极和电商、零售伙伴合作,推动给药的便捷性。”张颖说。

  从疾病知识而言,慢病管理的难点在于:患者依从性差、服药随意性大、一些患者对于慢病治疗有着“彻底治愈”等不切实际的想法,对漫长的治疗周期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和健康意识,就成为了慢病管理很重要的一环。

  张颖提到:“为此诺华支持阿里创建了‘阿里健康专科中心’,以科普直播等形式帮助高血压患者获取血压的管理知识,在医生支持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服务,患者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也培养了患者线上购药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融合:创新生态圈的打造

  如今,慢病管理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在数字化生态圈中,多方产业角色协同发展,软硬件工具的升级将有助于提高慢病管理的效率。

  张颖表示:“诺华在中国的战略特色之一,就是要更好地利用数字化的工具服务患者,提升医疗水平。例如,我们在国内推出了心衰疾病的管理平台护心‘护心小爱’,支持心衰病人的慢病管理。目前我们已经把线上工具扩展到整个心血管疾病领域,尤其是建立了血脂和血压方面疾病的一站式服务。”

  慢病的信息不畅可能带来诊断延误、用药误服等问题;因此,药企、医院、学术机构、销售平台在慢病管理上,需要促进信息的流通循环。

  除此以外,由于慢病患者数量多,存在海量数据。因此,在药物发现和精准医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将成为未来慢病研发的重要焦点。

  诺华是最早一批将药物研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跨国药企之一。2019年,诺华就开始与微软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作为其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数字化技术也深刻影响了公司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通过工具抓取限定的临床数据,可以实现预测和监控临床试验的目的,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同时,在当今医疗需求越来越向C端倾斜的趋势下,药企需要利用数字化工具,将问诊、买药、国家医保、商业保险等支付渠道与院外家庭用药场景进行联通,打造创新健康生态圈。

  张颖介绍:“在心血管、免疫、肿瘤、神经科学、眼科等疾病领域,诺华和阿里健康有着深入的合作,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大数据、互联网医药健康等领域,共同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诺华通过自身在线、线下渠道,以及外部的媒体与公共平台为患者提供信息,与合作伙伴一起提高疾病认知,促进早诊优治、减轻治疗负担、提升治疗依从性;通过和国内知名线上医药电商合作,结合国内医药信息链和供应链的便利性,为患者提供更多样化的疾病管理方案。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