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 新华网 陈延特 摄
新华网贵阳10月18日电(徐宁)18日,在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旅厅、黔东南州、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上,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表示,近年来,黔东南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扶贫的深度融合,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
袁尚勇介绍说,万达集团以非遗文化为基础打造独具特色的万达小镇,自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单日接待人流量最高达12.63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0亿元;小镇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6407名、间接带动1.3万名丹寨贫困人口增收。
“非遗是丹寨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丹寨人民剪不断的乡愁。”袁尚勇说,丹寨拥有7项国家级、21项省级、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以锦鸡为象征的鸟图腾文化、声名远播的古法造纸文化、响誉国内外的苗族蜡染、古朴靓丽的八大支系苗族服饰等文化元素。
丹寨是一个康养度假的福地。龙泉山万亩杜鹃、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岔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黔东第一瀑”排庭瀑布、千姿百态天然彩色溶洞金瓜洞、高要五彩梯田、打鼓井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展演着山与水最美妙的合奏,让人流连忘返。
丹寨是一个投资兴业的净地。县城距省会贵阳市110公里,距凯里市50公里、都匀市40公里,深度融入“凯里半小时经济圈”和“贵阳1小时经济圈”,是贵阳、重庆等地通往“珠三角”及东南沿海的“桥头堡”,成为贵州省南下通道经济带和承接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基地”。
“丹寨既有自然与人文的相映成趣,也有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更有发展与生态的相得益彰。”
袁尚勇表示,当前,全县围绕“云上丹寨·非遗之乡·康养福地”的品牌定位,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加快“一山一城两镇五园八寨”景区景点建设,推动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云上丹寨新未来。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