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甲功筛查体检常态化 早筛早诊守护“生命腺”健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4 17:00:12
来源:人民网

推动甲功筛查体检常态化 早筛早诊守护“生命腺”健康

字体: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由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导致的各类慢病风险愈发得到重视,因此对甲状腺疾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相关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每年5月25日所在的周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2024年是第十六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宣传周期间,多位业内专家围绕甲状腺疾病管理和科普宣教展开交流。专家们建议,要通过广泛传播甲状腺健康知识,深化早筛早诊意识,加强甲状腺疾病管理,以期减少因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各类慢病风险,推动甲状腺疾病防治有效落地。

  强化疾病认知 多维管理守护甲状腺健康

  今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主题是“甲状腺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这从慢病防治角度点明了保护甲状腺的实际意义,也提示公众重视甲状腺疾病防治,提高甲状腺健康认知水平和保护能力。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忠艳说:“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一旦发病会导致其结构异常、功能异常、免疫异常。结构异常表现在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功能异常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免疫异常是指针对甲状腺特异性的抗原发生免疫紊乱。”由此造成的危害波及全生命周期,增加了血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潜在风险。由于甲状腺疾病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察觉,单忠艳认为,应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升甲状腺疾病的整体防治水平。

  如今不少人以“是否存在结节”来判断甲状腺健康与否,对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顾问、前主任委员房居高说,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要采取超声、抽血化验等医学手段来判断才是“正解”,如有异常则要科学用药干预。“基因遗传、饮食偏好、所在地碘含量情况、个体自身素质等都是引起甲状腺致病的因素,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碘缺乏容易引起全身疾病,而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的主要措施,既有效防治了碘缺乏病,也避免了碘过量的危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委、亚大地区甲状腺学会副主席滕卫平从科学用碘的角度普及了碘摄入与甲状腺疾病间的关系,并提示补碘要适度,不能不足也不宜过量,“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多不少补到老”。滕卫平同时提醒妊娠妇女等重点群体应科学补碘,“碘缺乏直接影响妊娠结果和后代的智力发育,容易引起孕妇亚临床甲减和低甲状腺激素血症”。

  作为常见慢病,很多甲状腺疾病需要终身管理,单忠艳从多方面给出建议:“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科学摄入碘等方法有助于改善病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根据主观判断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引发病情波动;根据自身病况,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激素水平稳定;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了解自身病情,减轻因病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早筛查早获益 科学检测助力慢病防治

  作为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健康检测推动了甲状腺等慢性病的“三早”落地,延缓疾病病程和并发症的出现,进而促进疾病防治。大众在体检时应留意甲状腺功能及超声筛查,以便及时确诊,避免贻误病情。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甲状腺疾病的危害或关系到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甲状腺功能异常易导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类慢病的风险,加强科学管理不容小觑。她认为,甲状腺疾病防治应遵循慢性病防治的一般规律,促进推动甲状腺“三早”,“由于甲状腺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低的特点,建议大家践行‘早筛查’理念,充分利用甲功及超声筛查等体检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早诊治、早获益,有效促进慢病防治”。吴静呼吁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共促甲状腺疾病防控,切实贯彻健康管理理念。

  “随着国民健康素养的逐步增强,大家对健康检测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但由于甲状腺疾病过于‘低调’,致使公众对其认知存在误区,导致对甲功筛查等甲状腺健康专项检测重视不足。”中日友好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委马骁表示,为推动甲状腺疾病防治有效落地,要提升公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的筛查意识,“希望健康管理机构、各级医院等相关单位,着重宣传甲功检测的意义,让社会更多关注甲状腺健康”。

  马骁介绍说,甲功筛查属于健康体检基本项目范围,是健康体检的常规“必答题”。“甲状腺功能检测主要包含七个指标,其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个较为敏感、最为经济的指标,是适用于全生命期人群的筛查项目”。她提议,可根据个人病史、家族史、经济情况等选择甲功三项、甲功五项、甲功七项等不同筛查项目组合,通过综合全面的检测保障甲状腺健康。

  扩大科普声量 多元合力筑牢健康防线

  筛查检测做好外部健康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护甲”意识。推动甲状腺科普传播,需要医务人员发挥专业力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扩大声音范围、坚固传播韧性,做好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长效处方”。

  “我国甲状腺功能障碍患病人数较多,但广大居民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偏低、整体规范治疗率依然不足,因此,推进甲状腺疾病科普教育意义重大”。房居高认为,我国多地都有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举措,将之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价中,目的在于鼓励医务人员发挥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扮演好健康内容提供者的专业角色,助力提升社会甲状腺健康水平。“让专业力量发挥专业性,创作出权威性、科学性、趣味性兼具的科普文章,让健康科普事业深度融入临床工作”。

  “近年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持续开展甲状腺健康相关科普工作,联合多方打造了‘看甲本领’‘去甲存真’‘爱甲行动’等多个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甲状腺科普作品库。”房居高说,开展相关科普工作,意在帮助基层和年轻医生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广大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为推动促进甲状腺疾病防治夯实基础。

  在吴静看来,健康教育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一剂“社会疫苗”。她鼓励临床医务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借助多元化的媒体手段,推动健康教育从传统形式向新型智能化形式转变,让健康宣教浸润人心。

  关于打造具有科学专业性又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人民健康相关负责人认为,既要保障健康科普来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还应使健康科普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有趣,具有实用意义。“科普内容必须基于权威的医学研究和科学事实,确保信息正确无误。健康科普作品应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以适应不同受众的偏好和需求。此外,内容本身要具有实用性,并将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日常化表达,使非专业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生活中”。

  “推动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诊疗以及合理用药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通力协作。”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副总裁、医学事务负责人毛京梅说,“默克在甲状腺疾病领域拥有150多年的经验,正在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万患者提供药物,因此,默克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包括积极携手各方力量,参与多种形式的甲状腺科普教育项目等,努力提高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筛查率、诊疗率,帮助公众提升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助力中国甲状腺疾病科学防治工作的开展。”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