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美国“百忙中”抽出时间暗算华为中兴为哪般?

2012年10月17日 07:05:16 来源: 新华国际

华为中兴如何跳出陷阱?

    华为中兴和中国政府可准备两项法律反击

    根据WTO协定“安全例外”条款的法律规定,姑且不论美国国会调查得出中国两家企业“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这一结论是否准确(事实上,中国两家企业均否认这一结论并提供了充分证据证明自身的独立性),“与政府关系密切”这一理由本身就不在GATT1994第21条“安全例外”规定的法定情形之列。援引该条例外来限制中国企业投资、贸易的行为根本就没有WTO规则依据。

    美国国会发表的报告以及建议并不具备国际法根据,与WTO“安全例外”条款完全背道而驰,是对该条款的滥用,实质上就是一种投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华为与中兴可准备通过美国法律规定的行政救济手段以及行政诉讼的司法救济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可准备向WTO争端解决机构申诉,请求该机构对此作出裁决,由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作出的裁决美国方面必须予以执行,这就会迫使其改变错误决定。>>>详细

    华为中兴如何跳出“陷阱”?

    有关资料显示,中兴去年在美国的电信基础设施设备的销售额不足3000万美元。而华为总营收中的份额仅为4%来自美国市场。那么,这个报告究竟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杨培芳认为“对中国企业影响并不大”。第一,报告说的是美国政府和军方,中国企业只要和美国民间保持良好关系,民间空间很大;第二,拓展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的市场,这些市场美国鞭长莫及;第三,从法律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对策,与其周旋。其实,今天早些时候,思科公司宣布将结束与中兴公司的长期销售合作关系。对于这个7年的合作伙伴,中兴很快做出了回应,已找到了替代品。中兴称在美国市场的运营商网络产品销售收入占本公司总体销售收入比例较小,因此本次调查结果不会对中兴当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曾剑秋教授表达相同的看法,全球通信技术还是美国最领先,包括中国企业还都是学习者和追赶着,美国完全有技术手段来检测华为和中兴的设备是否安全。而从华为和中兴进入全球市场后,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例所谓的安全问题。

    经济学家、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美国虽然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商设备市场之一,但对于中兴和华为来讲,美国对其态度和相关阻碍政策并不会很快改变。与其天真地等待,还不如努力经营已有的欧洲、非洲等其他市场,通过更多地回报来弥补,通过空间换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90123828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