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8条经验判断奥巴马就职演讲是否成功(1)

2013年01月23日 07:00:00 来源: 新华国际

    要谦逊,但不要自我贬低。

    每个人都喜欢能反映问题而且诚实的演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一种途径是巧妙地使用表示谦逊。展示自己的弱点可以让演讲更有人情味,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同时却又能传递信心。不过在谦逊和贬低自己之间有一条精细的界限,不幸的是,美国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越过了这条线。

    皮尔斯在1853年3月4日的演讲开头说道:

    “(总统)这样的职位其他人比我更适合担任,对此我内心感到非常遗憾和痛苦,但这只有我自己内心才知晓,这也是一种安慰。”

福兰克林·皮尔斯(民主党,1853年—1856年)

    这种忏悔把谦逊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却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当时美国人选举他担任总统是因为对他的领导充满信心。这种话可能更适合写在日记里,而不是写在就职演说里。就职演说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加强人们对刚刚当选的总统的信心。

    不过还要替皮尔斯说句好话,他这样做也是一直以来就职演说的一个传统——要承认未来任务的艰巨,但他的演讲做的有点令人不舒服了。在皮尔斯之前,几乎每位总统都对自己的新职位表示了担心和忧虑,乔治·华盛顿在1789年4月30日首次就职演讲中就这样写道:

    “在人生的悲喜中,没有哪件事比你们命令传达的通知给我带来更多忧虑……”

    1827年,詹姆斯·门罗在他的第一次就职演讲中表示:

    “我深知自己的缺陷,在工作中我非常忧虑事情的结果。”

    不过,在皮尔斯之前没人越过那条线,他却把谦逊变成了羞辱。你可以表示谦虚,但要把握好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林杉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4264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