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尊贵的“摆设”? 探秘演变中的各国王室

2013年02月01日 07:03:29 来源: 新华国际

2011年9月20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乘坐黄金马车在海牙巡游。

    即将年满75岁的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28日宣布退位,并表示将于今年4月30日将王位传给长子威廉·亚历山大。依笔者管见,这算不上大新闻。除了新国王登基前后能热闹一阵之外,包括荷兰人在内,该干啥大概还会干啥。

    这或许就是欧洲王室面临的尴尬现状,看似尊贵无比,却无缘染指国家“俗务”,即便是每年自己家的那点花销,都得看国会议员的脸色。不过,尽管有不少欧洲人抱怨,在金融危机下还要花大把银子养这些“摆设”,王室也时常不争气地犯点小错误,但民众与王室之间却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废黜王室的声音,在欧洲迄今也难成主流。

    原因:

    王室更多地代表了一种象征意义 

    这其中原因恐怕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喜欢怀旧的欧洲人,已经把本国传承百年的王室泛化成了国家的象征。在他们眼中,尊重王室,似乎成了尊重本国悠久历史的一种仪式;而忠于王室,则是忠于国家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这让笔者想起了影片《国王的演讲》。1939年9月3日,英法向纳粹德国宣战,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克服口吃向国民发表演讲。虽然这部影片有不少戏说的成分,但面对纳粹空军的狂轰滥炸,乔治六世与他的子民坚守伦敦,确是不争的史实,那时候的王室成为了英国抗击侵略的精神支柱。

    王室自身也在演变

2008年丹麦王储婚礼

    除了民众对王室的情感之外,如今王室也在“与时俱进”改善形象。君主不再“高山仰止”,王室成员“泯然众人”,公主下嫁“平民驸马”。更关键的是,国王和女王们大多能够将理论上残存的王权束之高阁,不轻易干政,超然于党派斗争和利益博弈,成为民众信任的“协调者”。

    一边是欧洲人对祖辈传下来的王室文化的尊敬与承袭,另一边是王室“摆正位置”适应时代变迁。于是乎,王室与民众,在一种默契的氛围下共存。至于王室偶尔犯点小错误,欧洲人也就眼开眼闭:他们也是人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90124301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