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通讯:印度科钦的“中国渔网”见证繁荣丝路

2014年07月24日 13:09:0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新德里7月24日电(记者吴强)科钦港是印度南部最大的天然良港,港湾延伸进内陆数十公里。在科钦城古堡边和港湾入口处,可以看到高高矗立在海边的一种独特捕鱼工具——有着500年历史的“中国渔网”。

  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捕鱼工具,渔网呈辐射形,由多根十多米长的木杆撑起。木杆控制渔网沉入海底,捞起海鱼。每户渔家都在网边盖有小屋,劳动生活都围绕这张网,是当地渔民世世代代的谋生工具。

  “中国渔网”如何来到科钦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带来的,有人说是葡萄牙人从澳门带过来的,还有人说是蒙古人通过阿拉伯商人带来的……但有一点确切无疑,它是来自中国古代的贸易品,是繁荣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

  当地印度朋友说,历史上印中两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贸易物品非常多。的确,在科钦及其周边地区可以明显感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建筑、寺庙、房屋装饰、饮食习惯、烹调、茶饮、艺术、园林、语言、船只、车轮、农具等方面。许多当地仍在使用的农具都有中国渊源。

  科钦老市长索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每天清早起来喝茶,就开始与中国打交道了,因为茶是从中国来的。”

  他说,早在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之前,中国人就来了,他们并不在印度建立移民点,而是只做生意。当地的土著王给了中国人贸易特许。中国的船队非常有名,当地人雇佣中国船到波斯、阿拉伯甚至非洲做贸易和开展外交活动。科钦也是“香料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在此交汇,直通欧洲、西亚、东非和北非。

  索汉说,最近在科钦北部60公里处的沙滩下挖掘出数千枚中国明代铜钱,这说明当时中国货币在印度南部可以通用。

  另据当地人介绍,还许多例证可以证明,科钦曾是中国商品的流通和中转地:科钦地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都珍藏有中国古瓮,因为古瓮上刻有中国龙,代表吉祥和权力;中国的明代家具传到印度南部,经当地工匠和葡萄牙人加工,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亚欧结合风格的家具,高贵典雅。

  索汉说,印度和中国经济发展都很快,科钦期待“海上丝绸之路”的振兴,欢迎中国企业来投资建厂。同时,科钦也是古代印中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当地政府和民间打算建立一个印中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心和博物馆,展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并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 范云波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178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