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二战后欧亚和解的反差与反思

2015年08月25日 07:10:36 来源: 瞭望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二战惨痛教训值得汲取,欧亚战后和解反差巨大尤其令人深思,当前更要警惕日本右倾化逆流。

    二战结束后,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欧洲实现了比较彻底的和解,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同盟国彻底清算了德、意法西斯罪行。同盟国通过纽伦堡审判严厉惩罚了德国战犯,而且还由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实施共同占领,后来又分别成立了东、西两个德国,并对其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彻底的民主化与和平化改造,使之脱胎换骨、改过自新。在此基础上,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得以实现真正和解。

    二是战后两个德国分别对法西斯主义及其战争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通过一系列严格立法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包括历史教育、新闻舆论、影视娱乐等禁止或限制错误思想,西德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更是以“下跪”方式对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罪行表达由衷忏悔。在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新的德国明确致力于成为“欧洲的德国”,而非谋求“德国的欧洲”。

    三是战后欧洲联合自强与共同进步的成功探索。首先是法、德两个“宿敌”实现了历史性和解,然后共同开启并牵引“欧共体”的历史进程,直到建立今天的“欧盟”以及统一的货币——“欧元”。欧洲大联合与“大团结”不仅有效化解了成员国之间的矛盾,避免了战火重燃,而且塑造了“共同体”与“欧洲人”的“集体身份”和“统一认同”,弱化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与民族主义,淡化了传统的国家间纷争。

    与欧洲相比,内外因叠加导致亚洲至今未能实现和解,且积怨还在加深。

    究其原因,首先就是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彻底、不及时、不到位,美国对此负有主要责任。美国先是独自占领日本,尽管其主持制定了战后日本和平宪法,但追究战争罪行并不彻底,且为一己之私即对苏联和新中国的“冷战”转而大力扶植日本,包括对不少战犯从轻发落,在旧金山片面对日媾和,乃至将中国领土钓鱼岛“私相授受”、擅自移交给日本当局等。

    从日本来讲,尽管是战败国,但日本骨子里不认罪,日本右翼势力更是仗着美国的借重倒行逆施,包括不愿就侵略历史“道歉”。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8月14日发表所谓“安倍谈话”,谈话回避了直接表达“反省”“道歉”之意,更没有直接提到日本的侵略和殖民行为,这一立场与战后50周年时的“村山谈话”相比明显倒退,如此一来中日、韩日和解势必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面对安倍政权强推“安保法案”及其右倾化逆流,美国采取默许乃至纵容的态度,鼓励了日本在错误的道路上暴走。美国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重点是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力求围堵中国与维持其亚太主导权,日本是美国“亚太再平衡”关键支点,美国着力利用和“栽培”日本,强化美日同盟,为此不惜刻意淡化二战历史,无视日本战争罪行,公开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与扩充军力。

    美国为日本“松绑”遏阻中国之举,可谓患上了严重的“历史健忘症”与“历史失忆症”,无异于认敌为友和以友为敌。美国的行为不仅不利于亚洲和解,也很可能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亚和解反差巨大,有历史也有现实的原因。着眼未来,更应重视四点启示:

    一是正确的历史教育与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和解。二战战败国的历史教育应面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努力还原历史真相,明确是非曲直,勇于直面本民族的历史罪过,勇于承担道义及赔偿责任,而非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更不能口是心非或掩耳盗铃,同时还须及时有力遏制错误思潮沉渣泛起乃至泛滥成灾。对此,战后德国的做法可为镜鉴。

    二是侵略“加害国”与被侵略“受害国”应持续增进双边互信,前者尤其应与后者相向而行,而非倒行逆施。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日本当局在历史认识与现实争端上持续与中、韩对立,致使彼此互信无从谈起。

    三是强有力的地区多边机制有助于促进和解。区域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成员国和培育“利益、命运共同体”意识,战后欧洲对此有宝贵经验,值得缺乏有力多边机制的亚洲借鉴。

    四是和解的实现还需要当事国独立自主和抵制“域外大国”的干涉。美国惯于利用地区矛盾以操控地区局势,但其在欧洲较在亚洲要更难实现,因为欧盟主要大国法、德均致力于欧洲一体化,而日本却企图通过强化日美同盟和对美“一边倒”来“抗衡”中国,进而谋求东亚主导权。日本不改弦易辙,东亚和解难言乐观。□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

【纠错】 [责任编辑: 林杉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8158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