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永远不变中国心——专访爱国侨领陈嘉庚长孙陈立人

2015年10月02日 13:25:0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史竞男、陈哨)共和国迎来66岁华诞之际,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长孙、共和国同龄人陈立人,回想起1个月前在天安门广场观看“9·3”盛大阅兵典礼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太壮观、太伟大了!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陈立人感叹。

  此前,作为家属代表,他还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陈立人表示,这是对陈嘉庚精神的表彰,“嘉庚精神”就是侨胞的爱国精神,对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珍惜和平的精神。“我要更好地发扬‘嘉庚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被毛泽东评价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一生心系故乡。他认为振兴工商业之目的在报国,而报国之关键在提倡教育,因此“立志一生所获的财利,慨办教育”,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学校以及著名的厦门大学。

  “爷爷虽然富有,但一生简朴,把钱财都用于兴办教育和支援抗战。只要是国家需要,他都会尽力号召大家去募捐。”

  陈立人说,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中国很多作战物资都靠滇缅公路运输,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关键时刻,时任南侨总会主席的陈嘉庚振臂一呼,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通告,毅然率领3200余名南侨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归国抗战。

  “爷爷将南侨机工们一个个送进工厂培训,又一批批地置酒送行。南侨机工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史料记载,在1939年至1942年间,滇缅公路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多辆汽车以及其他无法统计的各类物资。其中,南侨机工运载抗战物资45万多吨,平均每天400吨。他们以险峻崎岖的滇缅公路为战场,以方向盘为武器,勇往直前。1000多名南侨机工将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奉献给了这条抗战生命线。

  为了不让南侨机工们在抗战中立下的丰功伟绩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陈立人多年来走遍四川、云南、海南等南侨机工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访赤子们的壮烈足迹。“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南侨机工的这段历史。时光飞逝,健在的南侨机工越来越少了,我必须赶紧找到他们,为后世留下更多历史真相。”陈立人说。

  记者采访了解,陈嘉庚家族400多名后人如今散居世界各地,都以自己的方式怀念先辈、怀念祖国。陈立人虽然成长生活在国外,但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发展。

  “1986年我第一次回到中国,回到厦门,那时候厦门的农地,如今已经变成了高楼。”“1991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去东单购物显得很时尚,如今遍地都是商厦,和欧洲、美国的大城市没什么两样。”

  近年来,陈立人每年回国十余次,中国各地的巨变令他欣喜。

  “我们为今天祖国的富强美丽由衷骄傲,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作为侨胞,我们永远不变中国心,永远不会停下爱国的脚步。”陈立人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7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