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高层 > 正文
最新播报:

5位老新华人的拉美足迹

2016年11月24日 00:17:0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 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中拉媒体领袖峰会22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幕,来自中国和拉美的媒体领袖齐聚一堂,探讨中拉媒体的合作与交流。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拉媒体从彼此陌生、好奇到接近、相知,许多媒体人付出了他们的青春、血汗乃至生命。​57年前,新华社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建立了新华社在拉美地区、也是在西半球的第一个分社。几十年来,新华社记者的足迹踏遍了拉美大多数国家。一代又一代的新华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从未忘记初心。他们见证着发生在这片遥远土地上的壮阔风云,成为了中拉友谊的使者和传播者。

  【王唯真:被冤入狱坚持斗争】​

  祖籍福建泉州的王唯真,1938年从菲律宾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时年15岁。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新华社驻巴西特派记者,经历过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  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和巴西虽然没有正式建交,但是官方层面的往来日益密切。1961年8月,时任巴西副总统古拉特访华。两年后,王唯真和另一位新华社工作人员鞠庆东以及其他单位的7名经贸人员来到巴西工作。

​  1964年3月31日,巴西右翼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古拉特政府。军事政变发生几天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巴西事件”:王唯真等9名中国人被美国扶植的巴西军人政权诬陷进行所谓“颠覆及间谍工作”,而遭非法逮捕。​

  在狱中,巴西当局对9人进行百般折磨和秘密审讯。

  巴西警方把一支谎称是从新华社汽车里搜出来的手枪当作王唯真一行人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而这样的小伎俩遭到王唯真当面拆穿:“我们被抓了一个多月后,你们才搜出手枪,也许再过一段,你们还能搜出机枪、大炮、原子弹呢!”

  9名同志在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从监狱中寄书祖国。(新华社发)

  中国政府开展声势浩大的声援和营救活动,巴西著名律师平托也为这9位中国人进行义正辞严的辩护。在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巴西军事法庭只能以所谓的“颠覆罪”判处9名中国公民10年徒刑,最后以总统令将他们“驱逐”出境。

  1965年4月,王唯真等9人回到祖国。​2014年12月18日,巴西联邦政府发布公报,宣布撤销1965年巴西军人政权对王唯真等9名中国公民颁布的驱逐令。而早在2006年,王唯真已在北京病逝。

  【庞炳庵:战乱中配枪守卫分社】

​  1959年4月13日,为避免敌对势力干扰,20多岁的庞炳庵与新华社记者孔迈乔装打扮成商人,抵达哈瓦那。几天后,他们从这个新华社在西半球建立的第一个分社发回了题为“古巴首都人民展开捐献运动支持土地改革”的报道。

  1959年,庞炳庵在哈瓦那第一次用电传打字机发稿。(新华社记者孔迈摄,庞炳庵提供)同年底,庞炳庵正式调入新华社工作。

  庞老在古巴工作了近7年,亲身经历了中古建交、吉隆滩战役、古巴导弹危机等重大事件。

  1961年4月15日,美国对哈瓦那等3座城市进行轰炸。第二天,卡斯特罗政府号召群众做好战斗准备。新华社哈瓦那分社也进入了临战状态,大家轮流通宵值班。据庞炳庵回忆,他当时配备的武器是一支有6颗子弹的左轮手枪。

​  17日凌晨,美国雇佣军在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登陆古巴。获悉情况后,新华社哈瓦那分社立即抢发了新闻。

​  19日晚上,哈瓦那分社接到古巴总统府新闻局通知,分社记者获得上前线采访的许可。第二天一早,庞炳庵就与分社社长孔迈、摄影师牟森一起乘车赶赴现场。他们成为最早进入战场的外国记者。

​  一路上,庞炳庵看到了战斗留下的痕迹,见到了举手投降的雇佣军士兵,也听到了激烈的枪声。到达吉隆滩时,那里已成为集中战俘和收缴战利品的地方。经过紧张的采访写作,庞炳庵完成了题为《美国雇佣军的覆灭》的长篇稿件。

​  在记者生涯中,庞老还向国内引进了墨西哥小麦良种、亚马孙百合和“奇迹橡胶树”等拉美地区特有物种。正如他所说,很多新华社记者在职业生涯中都作出了超越新闻职业的贡献,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贡献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   【王树柏:见证发展的新闻老兵】

​  1976年10月,王树柏被派驻新华社加拉加斯分社工作,从此便和拉美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年,他32岁。后来,他先后派驻秘鲁、巴拿马等国,并在21世纪初担任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

  2002年,王树柏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采访时留影。(王树柏提供)

  “刚开始的时候用纸条打孔发稿,断了以后很麻烦,打错了的话要用胶水接,”回忆起当时新华社驻外分社的发稿条件时王树柏说,“后来有了电传机,油印供稿逐渐过渡到电传供稿。至于用电脑传稿和供稿,那是再往后的事了。”

  随着发稿和供稿方式的改进,新华社驻外分社的发稿效率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用王树柏的话说,新华社记者勤奋敬业,都想着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捍卫新华社的声誉,而他只是其中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新闻老兵。

​  在多年的拉美驻外生涯中,王树柏见证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并最终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拉美。

​  【吴永恒:为拉美燃尽生命光彩】​

  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吴永恒和拉美有着不解之缘。​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在拉美地区工作时间累计超过30年,先后在巴拿马、哥伦比亚、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工作,并两次出任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对拉美情况了然于胸。

  他深深地爱着拉美,最终将自己的生命也定格在这片土地上。​

  吴永恒曾写道:“一个驻外记者往往要付出许多牺牲。我的孩子出生时,我正在巴拿马,几个月之后才知道他已经来到了世上。

  当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时,我的老母亲病重,回国后我才知道她已经不在人间。

  我同母亲最后一次见面时,她说,‘你走吧,别耽误了公事,顺顺当当的。’我深知,这是永远的告别。”​吴永恒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2004年从新华社退休后,他受邀担任《今日中国》杂志社拉美分社社长,再一次回到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吴永恒在墨西哥新闻年会上。(马建国提供)

  吴永恒总是说,记者起着通过新闻报道促进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作用。在墨西哥工作期间,他通过发表演讲或做节目,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

  2013年3月18日,吴永恒因突发疾病在墨西哥城去世,终年68岁。​在他的追悼会上,墨总统培尼亚派代表出席,前总统埃切维里亚也送来花圈。同事们说,老吴把生命最后绽放的光彩都贡献给了中拉友好事业。​

  【金仁伯:南极报道先驱】

​  “目前,这里正值南极温暖的季节,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海中漂浮着白皑皑的冰块,海滩旁生长着五颜六色的地衣和苔藓。”这句话出自1979年1月末由金仁伯撰写的一条题为《新华社记者首次报道智利南极科学考察基地》的消息,就是这样一篇报道唤起了那个年代国人对这片冰雪大陆的憧憬。​

  从1977年12月到1996年3月,金仁伯多次被派往拉美工作,秘鲁、智利、墨西哥、乌拉圭、哥斯达黎加等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上世纪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得以与智利南极科考团一同探访南极,他也成为了第一位踏上南极大陆的中国记者。

​  1979年1月17日晚上,金仁伯和科考人员登上了“阿基莱斯”号军舰,从智利南部蓬塔阿雷纳斯出发,同行的还有其他国家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总社布置的采访任务,金仁伯恶补了很多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取信息的机会。

​  “船上有一个很大的酒吧,吃完饭以后,通过和大家在这里聊天,我了解到不少情况,”金老笑着回忆说,“船上还有智利陆海空三军官兵,我们打成一片,关系很好。”

  金仁伯(中排左3)在“阿基莱斯”号上与智利官兵及科考人员干杯。(金仁伯提供)

  就这样,在南极考察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金仁伯访问了智利、前苏联及阿根廷等科考站,拍下了数十张珍贵的资料照片,完成了《南极见闻》《南极的苔藓》《初访冰雪世界南极洲》等图文稿件和几万字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在南极采访期间,金仁伯拍摄的企鹅。此后,中国两极考察开始有记者随队参与,他们用文字和照片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科考工作的点滴。(记者:高春雨、李家瑞、张远,参与记者:郑建东、高蓓、马建国、刘彤、杨江玲、王立彬)

[责任编辑: 张敏彦 ]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5位老新华人的拉美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