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华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智利篇|智利画家万徒勒里:是大师,更是朋友

2016年11月24日 14:32:2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  中国与智利分处地球两端,即使在科技发达、交通便捷的今天,从北京飞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最快也要25小时。然而,中智相知,不以万里为远,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952年,智利画家万徒勒里、政治家阿连德和诗人聂鲁达等人便发起创建了拉美最早的民间对华友好组织“智利—中国文化协会”。

    万徒勒里,1924年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988年逝世于北京,是蜚声国际的绘画、版画和壁画大师,也是中智、中拉交往的“使节”,中国人民的朋友。他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一生就是一件艺术品。

  图为1955年10月20日在北京开幕的万徒勒里作品展览会。(谈培章摄)

    万徒勒里的父亲是意大利人,因信仰社会主义,参与创立社会主义政党而被当局追捕,不得不移民智利。作为一名工程师,他为智利的公共交通电气化作出过杰出贡献。万徒勒里的母亲则来自于智利中部城市康赛普西翁,是荷兰后裔。

    万徒勒里继承了父亲的政治信仰,与同时期的许多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以画笔为武器,描绘智利、拉美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痛苦生活、反抗精神和争取自由、独立与尊严的战斗呼声。

  图为万徒勒里作品《农民起义》(石版画)。(新华社发)

    万徒勒里14岁时进入智利国立美术学校,师从名家学习绘画。尽管在17岁时感染了困扰终生的结核病,他从未停止旅行。年轻时,他徒步、骑马、坐在火车顶棚周游智利。后来,他旅居全球,在不同国家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

    1941年万徒勒里与墨西哥现代壁画的开拓者西盖罗斯共同创作了智利奇廉墨西哥学院壁画。不久后,他前往巴西学习,在那里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1945年回国后,他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创作了《漫歌》和《马丘比丘之巅》的插图。同期,他为智利大学的多部实验戏剧设计了舞台布景。

    1950年万徒勒里与女伴巴拉翁娜旅居墨西哥,并在那里完婚。1年后,夫妇二人前往欧洲,迎来了独女和平的诞生。万徒勒里在欧洲举办展览,参加艺术节和艺术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1952年在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时他受邀携妻女前往北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访的拉美知名艺术家。

    来到中国后,作为亚洲—太平洋和平大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万徒勒里与家人在中国定居了8年之久。其间,他与周恩来总理,艺术家徐悲鸿、齐白石,诗人艾青等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他还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将新鲜的艺术理念带给中国学生。同时,他的艺术创作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吸收了一些水墨画的技艺。

    在中国期间,他积极促进中国与智利的外交往来,为两国建立双边关系打下了基础。智利于1970年成为第一个和新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万徒勒里功不可没。除了促成了中智建交,他还曾将自己的作品当作来自中国的友好礼物,赠送给古巴革命领袖,为中古建交做出贡献。

    1960年万徒勒里应邀前往古巴,成立工作室,承接了古巴公共卫生部壁画《卡米洛·西恩富埃戈斯》等大型项目。在古巴期间,他与革命领袖格瓦拉成为挚友。

  图为何塞·万徒勒里在其作品《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壁画)前。(新华社发)

    1965年由古巴返回智利后,万徒勒里仍多次访问中国,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

    智利发生军人政变后,他于1974年携全家移居瑞士,并在那里留下了马德莱娜教堂彩色玻璃窗等大幅作品,还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办了展览,创作了不少图画。

    1980年初,万徒勒里在瑞士患病,卧床不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曾派医生前往会诊。病愈后万徒勒里表示要将余生献给中智人民的友好工作。1988年6月5日,由于妻子巴拉翁娜逝世,万徒勒里的健康遭受打击,前往北京接受治疗,于9月17日在北京与世长辞。

  图为万徒勒里作品《北京的庭院》(水彩画)。(新华社摄)

    万徒勒里的妻子巴拉翁娜曾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西班牙文,是我国第一位西班牙文外国教员,为我国培养第一代西班牙文工作者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女儿和平曾在中国受过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回到智利学医。1973年,和平来中国学习针灸,成为将中医针灸学引入智利的名医。(记者李家瑞,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 谢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15129376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