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堂会所:曾经灿烂胜星辰

  无锡的工商业近代史,有着被人所忽略的一页。作为一段历史的实物佐证,就是在民国时期无锡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各业公所,或称同业公会、会馆等。相隔近一个世纪后又旧事重提,让人直面翻过去的一章,它繁荣过,又破败了,不知是何原因,长期以来为人视而不见,以至于研究和探讨的资料少得可怜,所留的建筑也大都被拆毁。所幸一些抢救性工作开始有些起色,社会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本“珍藏”,也许来得正当时。

  众所周知,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地,特别是商业繁荣,得“小上海”之誉的美名。但是它究竟发达到何种程度,对解放后出身的一代代无锡人来说,大多没有具体形象的联系。对会所的探寻,就似补上了一次生动的课,一切开始清晰起来。

会馆,“四大码头”辐射华东的窗口

  会馆,在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是:“同省、同府或同业的人在京城、县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在无锡,这种为现代人所陌生的场所曾有许多。

  水运发达的无锡,上世纪初已成为华东地区一个商品流通中心。所谓“米码头”和“布码头”之称,并非是指无锡的米和布名闻全国,而是指每年通过这里流转的巨额货运量引人瞩目。如供应京师和中原地区的大米以及两湖谷仓的粮食,都在无锡集中,分别经长江和运河转运出去。另外,无锡已成为江苏西部土特产的集散地,然后转运苏州和上海。像棉花从苏北、松江、太仓、常熟运来,加工成品后又销往南北各地,棉布市场因而发育繁荣。

  丝织品是当时无锡的大宗出口,丝的流向大约是南下苏杭,北上江北,远至苏北和中原。至于银钱放贷,涉及苏州、镇江、扬州等地。“四大码头”像一个强力磁场,吸引了大量来自各地的商人,特别对华东地区影响深远。“客商云集”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外地商人的会馆在无锡应运而生。

  1921年出版的《无锡游览大全》上明确标明了“宁绍会馆、淮扬会馆、靖江会馆、新安会馆、江西会馆、沙永会馆”等地址。这些都是从外地来锡做生意的同乡们聚会或投奔的地方。在惠山浜上,还留存有一所安微人的会馆,藏匿于周围普通的老宅中,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要知道这可是当时众多在锡做生意讨生活的皖人自己的组织,想当年在这所不起眼的房子里,也曾流金淌银,成就了不知多少桩生意买卖。

会所,“小上海”工商繁荣的见证

  无锡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及繁荣的历史,反映在各业会所上,十分直观。 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的《无锡工商业名录》(1934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无锡工商业会所就可谓琳琅满目,各行业会所多达70多个: 名列有“大窑业、山货业、木作业、印刷业、永济宫粮食、申新纺织、布厂、石灰行业、石灰船业、同仁堂、竹业、肉业、衣庄、米豆业、米粮船业、车业、花边业、金银业、典业、油漆作业、油广业、油面筋业、南北货糖业、南货业、建筑业、耍业、航业、娱乐业、纺织厂、酒酱店业、柏烛业、纸箔业、纱业、旅栈业、浴室业、茶食业、茶园业、菜馆业、理发业、卷烟业、笔墨业、煤炭业、置器业、运输业、照相业、烟业、丝吐业、丝厂业、丝茧业、绸布业、铜锡业、钢锡机翻砂、磁器业、麻业、鞋帽业、碾米业、 热水业、漆作业、钱业、 锡沪驳货业、机器戽水业、储粮业、杂粮业、鞭爆业、袜业、镌刻业、面粉业、面饭馆、酱酒业、总工会、救火会”等等。 有意思的是,翻看当年的《无锡游览大全》,看来“馆堂会所”早已是无锡一景。竹场巷的钱业公所名列公所第一,丝业公所名列其下。可见当时的“钱码头”声誉日隆,名气已与“布码头”并驾齐驱了。《无锡游览大全》上,还有与“布码头”、“丝码头”相关联的诸多行业公所:丝业、茧业、绸布业、衣业、纱业、夏布业、丝吐业……另外还有大量相关的加工和服务业,像成衣业、帽业、堆栈业、典业、银楼业、南货业、酒业、油行业、洋广货业、香业、烛业、山货业、药业、茶业、纸业、肉业、船业、茶食业、面馆、饭馆、旅栈、理发、耍货、麻业、盐业等40多行当“榜上有名”。其中所谓耍货,就是指惠山泥人。可见在当时,无锡土特产的惠山泥人极受各地欢迎,不仅是一个旅游商品,也是一项重要的行业了。直到解放后六七十年代,惠山直街上家家户户还有小作坊。

  勿庸置疑,当时无锡的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除耍货、油面筋业等土特产业颇,什么纸箔业、酒酱店业、柏烛业、郑烟业、笔墨业等,几乎包罗万象了。到1947年版的《无锡指南》里,除各业同业公会之外,还多了一项各业职业工会。通俗地说,前者是“老板”的组织,后者是“伙计”的组织。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意味着劳动者群体的新崛起。

  从越来越多的公会或工会名称上,看得出当年无锡市面上的行当可谓五花八门。从豆芽业到镌刻业,从皮箱业到西装业,从糕团业到人力车业,从热水业到照相业 ,从扛重业到储栈业,包括医师、律师、新闻记者都有自己的组织。工作无论大小、贵贱,同业公会或工会都成立起来了。

日见式微和消失了的行业

  从以上三册资料看,称呼从公所到会所,从会所到公会、工会,名称的变化有些微妙。据称,公所、公会都是老板们的组织,工会,才是普通职员和工友们的组织。一般会所都是由同业内的大佬出资或集资建造的,或借祠堂、学馆等现成之地。后来随行业的日见式微,一些会所消失了,如一度兴旺的典当业,在抗日战争中倍受冲击,后仅存一家,位于连元街上的典业公所在以后的名录中,也不再出现了。更多的众多公所变为民居或挪作单位用房,再后来就随着地区改造而拆毁,不留一点痕迹。如毛桃巷里的银楼业公所、观前街的木业公所、崇安寺内的热水业同业公会等。

  按那本1947年版,离现在最近的《无锡指南》对照,至今还保存着的公所大约有江尖上的纸业公所、前竹场巷钱丝两业公所、伯渎桥下的大窑业公所、汉昌路口的锡金商会、湖光仪器厂内的蚕业公所以及惠山地区五六个会所、兴隆桥下的香业会所等,大约10多个建筑。数量仅存不过五分之一,总归是一段文明片段的留存。

  像一滴水映出大海波澜,行业的兴衰总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像人力车业、热水业、菸兑业、机器戽水业、扛重业、大窑业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行当,肯定只会留存在档案里了。而纸箔业、纸札业、糕团业、豆芽业、油面筋业等等,也肯定只会在汹涌的商品大潮中退化为一个“品”而难成其为“业”。至于众多与无锡“四大码头”密切相关的行业,相信会随着无锡向现代化迈进,与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一样,有一个全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