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第六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2:48:23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工 作 单 位

李新彦

人民日报
韩小蕙

光明日报
张 宁

中央电视台
张延平

北京青年报
杨兴锋

南方日报
郭兴文

西安日报
储瑞耕

河北日报
徐 彤

黑龙江日报
毕力格

内蒙古电视台
刘国强

湖南日报

    李新彦 1994年调任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至今,曾获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科普宣传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新彦在30年的专业新闻生涯中,刻苦敬业,不事张扬,踏踏实实办报,老老实实做人,始终战斗在采编第一线,捕捉了大量的新闻"鲜鱼"、"活鱼"、"大鱼"。在担任领导职务后,他依然坚持既当编辑,又当记者,采写了近300万字的作品,其中,近百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好新闻奖。在他的笔下推出了改革家王亚忱,科学家蒋新松、张光斗、师昌绪,抗非典英模李爱民、郝敬军,坚持"太行山道路"的河北农大等诸多先进人物和典型。其代表作《冲不跨的精神大坝》成为抗洪报道的名篇。他组织了鞍钢技术改造、科技副县长、东北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大型报道活动,揭示了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主题。他带领年轻记者深入贵州贫困山区调研采访的系列报道《扶贫纵横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他要求编辑记者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按照"三贴近"原则改进工作,新创办的每周一期四个版的《教科周刊》,可读性强,逐步成为党报上的一块"绿地"。在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他精心组织实施了申奥成功、抗击非典、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重大报道战役和人民日报两个《号外》的编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教科文部形成了团结、敬业、务实的好作风,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韩小蕙 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光明日报社。做过校对、检查、总编室夜班编辑、文艺部副刊编辑。现为该报"文荟"副刊主编。

    她所编辑的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原东风副刊)多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金、银、铜奖;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多次获全国报纸副刊奖及各部委新闻奖;所撰写的文学作品,荣获首届全国女性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等全国大奖。已出版《我在我思》等15部新闻、理论、散文、报告文学集,作品被收入《成年文学经典》等200多种文学选本,并被译往国外。主编出版了《读人记丛书》、《城市批评丛书》、《中国90年代散文选》等40多部书。

    韩小蕙1985年开始文学副刊编辑生涯,她的目标是把"文荟"副刊做成全国最好的副刊。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悉心服务、甘于奉献,使副刊成为展示名家、培养名家的平台。她阅读和采访了全国上千位知名作家学者,成为一部活的《当代作家词典》,并通过热心的服务把名家"拉入"写作阵营。著名作家李国文就称自己是"被韩小蕙培养出来的散文新星"。她发起的"永久的悔"无奖征文活动得到全国学者巨擘们的响应和肯定,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一天之内就写完了4000多字的文章,题目就叫做《赋得永久的悔》。季老还附来信笺,夸赞题目"出到人心里去了"。

    韩小蕙说,"机会只给训练有素的头脑"。针对文学的低俗化,她最早写出《女性隐私文学悄然涌动》和《文学呼唤崇高》;针对有些作家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她顶住压力,屡次大声疾呼现实主义创作回归。针对全国纷纷削减文学副刊,她及时诘问《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此文受到中宣部重视,后召开行业会议专题研讨。在社内,韩小蕙是位默默耕耘的编辑;在社外,她是文学界人士眼中"有内涵的记者散文家"。新闻界对她亦厚爱有加:北京电视台曾以《中国母亲》为题,为她拍摄了一部20分钟的电视记录片;《北京晚报》整版介绍了她的事迹。《传记文学》等多家杂志都专文介绍过她。

    臧克家老人曾评价说:"小蕙同志是活跃在文学界和新闻界的作家、编辑与记者。她勤奋刻苦,有所追求,佳作迭出。她使命感、责任心强,敢于抨击丑恶,仗义执言。"著名评论家雷达曾说:"大家都说她敬业,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编发了一篇好稿子比自己写了一篇得意文章还兴奋,所以她得到文化界的高度评价。"

    张宁 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获奖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20多年的新闻实践使张宁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成功实践者、倡导者和指挥者之一。

    张宁把改进《新闻联播》作为重点,带动新闻栏目整体改革。压缩《新闻联播》中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加强信息含量,丰富内容题材,活跃报道形态,观众反映《新闻联播》更好看了。《新闻三十分》曾是张宁长期分管的栏目。他给这个栏目定位为:突出新闻的贴近性,关注"社会民生、社会法制、社会文化",并亲自策划、指挥栏目的重点报道和舆论监督类报道,使《新闻三十分》在电视新闻领域独树一帜。张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坚持电视新闻的生命在于直播,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在于第一时间展示第一现场。2003年他直接负责的历时一个月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使电视新闻真正具有了时效性、现场感特征。

    2003年,张宁参与指挥新闻频道的创办。当时正是非典肆虐之时,他带领大家开拓思路,以电话报道等多种手段弥补采访受到的限制。他强化栏目的现场感,分别推出了"第一现场"、"记者调查"等专栏,引起观众广泛兴趣和好评,收视率居于新闻频道各栏目前列。

    张宁参与组织领导了98抗洪、声讨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中美撞机、揭批"法轮功"、纪念改革开放20年、建国50年、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党80周年、迎接新世纪、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等众多主题性、成就性、事件性报道,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扬,有20多篇作品分别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

    张宁注重理论研究,共发表近30篇有关论文。主编出版了33万多字的《电视新闻采访的理论与实践》。

    张延平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他从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常务副总编、总编辑、社长一路走来,跨越了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1983年至1986年,连续两届当选北京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报"十佳记者";2001年被《中国青年》杂志推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他精心"打磨"的《法警背起生病被告》,获得第1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经他策划和亲手建设的体现《北京青年报》观点的栏目"今日社评",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由他构架的"新闻+副刊+产经"的都市报结构,被众多纸媒体广为采用。
张延平长于报纸经营。1995年,他牵头策划推出了北青报的"广厦时代"、"汽车时代"、"电脑时代"三个周刊,把读者群扩大到这三个新兴产业,使《北京青年报》获得这三个领域在北京综合类纸媒体50%以上的份额的广告投放量。2003年,《北京青年报》的广告实际收入突破9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2亿元。当年,北青报开始尝试资本运作,将广告、发行、印务并入北青传媒股份公司,2004年,北青报作为全国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成为中国内地报业直接上市的第一支股票,并控股改制后的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张延平兼任董事长。北京儿艺改制后演出的魔幻童话剧《迷宫》,首轮上演18场,票房收入262万元,相关产品销售20多万元,创造了国内儿童剧市场的奇迹,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典型。

    杨兴锋 2002年1月担任南方日报总编。当年8月6日,杨兴锋发动了南方日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新改版,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以党报中第一家与国际接轨的瘦报形象和清新版式全新亮相,并由此带动了全国性的新一轮党报改版潮,得到李长春、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2003年8月,在南方日报全新改版一周年之际,南方日报再度改版,加大经济报道力度,推出了六大周刊;12月底,南方日报又推出了珠三角新闻版块。两年之中,三度改版,在一些党报面临发行、广告下滑困难的情况下,南方日报逆市飘红--2003年广告实收额增长1000多万元,在徘徊多年后重上一个亿;2004年度报纸收订净增5万多份,而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发行量连续18年居全国省级党报之首,南方日报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郭兴文 1984年调入西安日报社从事编采工作至今,现任高级编辑。他不仅在新闻编采工作中成绩突出,而且在历史考古、风俗文化、新闻文学、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有专著、编著、译著丛书百余卷。他是一位既杂且专的"专家学者型"报纸编辑。

    郭兴文采写了一系列在文物考古方面的首发新闻。如秦公大一号墓系列报道、法门寺地宫重大考古发现系列报道、秦兵马俑系列报道等。他不仅写消息,长篇通讯, 还自配言论,成为配套新闻。同时又将最新发现的文物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写成知识性专栏文章,为读者喜闻乐见。1998年首先发现并考证确认的长安县农家收藏九道圣旨,作为独家新闻一时轰动国内外。2000年他与权威专家论战,第一个撰文公开披露中学历史课本差错达六七百处之多,被转载引用数百次,引发全国大讨论,推动了中学教材编写体制的改革。郭兴文从1985年开始负责编辑晚报《秦镜》杂文专栏,使该专栏成为西安晚报具有高转载率和具有高影响力的品牌栏目。1988年获得全国晚报优秀杂文编辑一等奖,1998年获陕西省新闻奖专栏一等奖。1995年由他负责编辑的"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成为当时西安街头巷议的热点,时任省委书记的刘荣惠作了近千字的批示,并指示将这次征文结集出版,并亲笔作序。省委宣传部为这次征文专门发文件号召全省新闻单位学习。

    郭兴文勤奋著述,论著丰硕。他写的《秦始皇陵建造的三个问题》一文荣获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政府奖),《融哲理于情思之中》和《杂文:种属概念的悖论》见解独树一帜、逻辑论证严密,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论文一等奖及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他的早期著作《秦始皇帝》1986出版后获省级奖,并译成英文版。近十年来他先后著有《中国婚姻风俗》、《独持偏见》、《中国社会生活丛书:节庆篇》等书。他还参与主编《二十四史名人丛书》6卷,《中国二十世纪名人纪实丛书》10卷,《中国风俗文化集萃》24卷(副主编),与陈忠实联手组织编写《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等。十多年来获全国省市奖52次。

    由于郭兴文新闻编采工作成绩突出,学术研究成果丰硕,1999年他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2003年陕西省记协与西安市记协及报社举办"郭兴文专家学者型新闻之路"研讨会,将他树立为"专家学者型新闻工作者"典型,号召全省新闻工作者向他学习。 

    为适应全新改版后的南方日报,杨兴锋亲自主持制订了11项管理制度,并亲自主持每天的采前会,把当天采前会精神传到每个采编人员的个人稿库。他把自己在采前会上的评报整理成文,加上相关编辑记者的体会文章和报社的规章制度,结集出版《高度决定影响力》一书。从办报理念、内部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上,为传统党报转型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

    储瑞耕 有着30多年的评论创作实践。1988年以来主笔《河北日报》要闻版"杨柳青"言论专栏。创了党报个人言论专栏的两项全国记录:"持续时间最长"(16年多)和"作品数量最多"(近700篇)。储瑞耕总结出了独特的新闻言论(包括杂文)的创作理论:18年前提出"三功能论"[匕首、投枪、解剖刀,鼓点、红旗、冲锋号,书本、乐曲、软饮料。];12年前提出"两化论"[杂文时评化则杂文死,时评杂文化则时评活。];11年前提出"花环论"[到现实生活中去撷取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献给读者。];7年前提出"陶冶论"[用活泼的杂文陶冶严肃的评论,用优美的散文陶冶尖锐的杂文。]、"味精论"[在言论创作中用心加入典故、知识和大众语言等有味道有情趣的东西。]、"四要素论"[情感、哲理、文采、形象。]、"包子饺子论"[经常变换文章形式:论点+论据+结论式、通信式、评点式、随感录式等等。]。

    储瑞耕评论作品获奖众多:由他撰写的《河北日报》社论两度获全国政协好新闻二等奖;以杂文、言论为主的《储瑞耕文集》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杨柳青"言论单篇获亚运会荣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杨柳青"专栏获河北省优秀专栏奖、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等。他在《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上的思想评论曾被入编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电视大学教材,并为上海市中学语文课本多年使用。1994、1997两度入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一书专门列出一节,介绍储瑞耕和"杨柳青"言论专栏。

    多年来,储瑞耕经受着心脏、关节、皮肤等多种身体疾患的折磨,走遍了河北省近百个市、县,深入实际,追求创新,殚精竭虑,勤于钻研,以一种"殉道的精神"从事着自己钟爱的新闻评论事业,在报社内外的同行和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经常用这样两句话来勉人励己:"有志于从事笔耕事业的人,一定要让名字活在自己的作品上。""一个人可以做不成大事,但不可以不做事;可以做不成许多事,但不可以不努力做成几件事。"

    徐彤 一位勤奋、高产的女评论员,22年共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评论和述评1637篇,130余万字。其中,62篇次获得省级新闻奖,2篇获得国家新闻奖;她创办、主笔、主编的《虹桥漫笔趴》、《新闻杂谈》、《求是篇》、《视点》等专栏、专刊,成为黑龙江省媒体名牌。1995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2003年以最高票名列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第一名,荣获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当选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荣获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1982秋,徐彤大学毕业来到黑龙江日报主办的黑龙江农村报工作。10个月后,通过一篇评论《农民养机"三难"议》的呼吁,为农民解决了农机上路14个部门设障问题,获得黑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1984年,徐彤在《黑龙江日报》第一版发表述评《产销直接见面为何这样难》,引发了中央新闻媒体随后参与、轰动全国的"鸡蛋碰石头"报道战役。省、市领导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在报纸上旗帜鲜明地表态,最终打破了农副产品由商业部门垄断经营的计划经济堡垒。该报道获得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二等奖、黑龙江省好新闻特等奖。1988年12月,她到黑龙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任专职评论员。她写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要具体化》、《高扬"东莱精神"的旗帜》等6篇评论被收入1995-1999《中国新闻年鉴》。她的《农民经商三题》、《别让奉献者吃亏》、《大汛过后话防洪》、《精彩一搏》、《享受健康》等评论连续获得当年年度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和报纸奖一等奖。1997年她从改革力度较大的双鸭山市入手,针对黑龙江发展的瓶颈问题发表评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要具体化》,经省委领导提议,成为各地市委中心组学习的辅导材料。《别让奉献者吃亏》、《并非说虎》等评论,也分别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批示。1989年1月,徐彤创办了《虹桥漫笔》言论专栏,成为当时黑龙江的一个重要思想论坛。2001年,她将这个专栏扩大为《虹桥漫笔》专版,在全国报纸中较早地实现了言论版面化。这个专版作者有省委领导、学者,有市民、打工者;内容既有思想的交锋,又有观点的讨论,读者来信说,党报的评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2002年底,徐彤调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家庭保健报社社长。保健报是一张发行量和广告连续下滑的报纸,这激发了她挑战困难的激情。短短一年半时间,她创造了奇迹:报纸稿件百余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节目摘播,发行攀升,广告收入翻番。这期间她还在《家庭保健报》上发表评论《享受健康》,分别获得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和黑龙江报纸奖一等奖。

    毕力格 1987年调入内蒙古电视台。先后创办了《文化生活》、《花的草原》、《综艺荟萃》等文化、文艺类栏目,摄制了《世界蒙古学现状与前景》,《蒙古查玛与现代舞》、《蒙医疗术》、《草原之子旭日干》、《春季新生羊羔多发病防治》、《如何防治结核病》、《摩托车的修理》等70多集专题片和科普片。到1995年,他共策划、导演、编辑近40多台蒙汉语电视春节晚会和现场直播综艺晚会以及节假日大型文艺节目。

    1996年4月,他集采、编、导、摄、写于一身,与同事一起创办了内蒙古电视台第一个少儿汉语专栏节目《娜荷芽》,成为内蒙古电视台有史以来来信、来涵最多的栏目,并于 1997年被评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厅"精品栏目"和自治区优秀社教节目。由他主导、摄、制的少儿MTV《牧场的夏天》获得了首届中国少儿MTV大赛金奖,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台播出,赢得广泛的好评。他编导撰稿的人物专题片《金色圣山》在中央台和十几个省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上述两个作品又双双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毕力格编导摄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片《丽莎的梦》,经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998年,他参与摄制的纪录片《寻找都仁扎那》、《父亲的眼泪》双双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他主编的第70期《娜荷芽》栏目获"金童奖"优秀栏目金奖。1999年他导演、摄像、编辑的少儿MTV《酒是大老虎》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荣获第三届全国少儿MTV大赛最佳导演、最佳作品金奖。由他作词、编导、摄像的环保题材的少儿MTV《很久很久以前》,获得第四届全国少儿MTV大赛最佳作品、最佳创意、最佳摄像三项金奖。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毕力格带领摄制组走遍了自治区12个盟市100多个旗县,采访了数百单位、数千人,拍摄完成了八集系列片《聚焦大开发》和五集政论片《鄂尔多斯之路》,同时获得自治区社教节目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聚焦大开发之家园》还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采访中,毕力格曾遇过车祸、冻伤过耳朵和手脚,留下了后遗症,但这从未影响过他的工作。

    刘国强 1970年开始在湖南日报从事夜班校对工作,一干就是34年。他敬业爱岗、勤思好学、乐于奉献,从校对员到校对组长,从出版部部务委员到校对工作室执行主任,其工作业绩和业务能力一次次获得了报社领导的肯定。30多年来,刘国强获报社嘉奖11次,在湖南新闻界第一个被评为一级校对员,曾获全国省级党报首批"十佳新闻校对员"称号,带领校对室同志连续两届获得全国省级党报编校质量评比第五、第六名。

    刘国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从未向组织上提过半点自己的要求。他每天当班至少要亲自审阅五个要闻版的清样。每逢重大的战役性报道,他总是要等这一段报道全部完毕后才休息。报社有关领导夸他说:"有你上班我就放心!"

    刘国强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意识,对一些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提法错误的稿件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他向全室同事反复讲解和提倡多学,多看,多问,经常在上班空隙给大家讲解一些文字语言常识,政治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也不断充实自己,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每天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他对中国汉字构造有一定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防止差错的有效办法。30多年来,他校对见报新闻稿件3亿多字,发现近万起差错,堵住重大或标题差错数百起,从未发生过重大政治性见报差错。

    刘国强在不平凡的夜班工作岗位上,为党报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作为新闻战线一名优秀的"守门人",他当之无愧。

 
(责任编辑: 杨蕾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