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记协评奖 >> 长江韬奋奖 >> 历届获奖者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
2007年01月11日 13:25:09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名单(9名)

(1991年12月)

姓 名

性 别

工 作 单 位

艾 丰

人民日报

刘效礼

中央电视台

杨登榜

 四川省金堂县广播电台

南振中

新华社

俞新宝

解放日报

江志顺

解放军报

郭梅尼

科技日报

曹仁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樊云芳

光明日报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名单(30名)

姓  名

性别

工作单位

马长文

内蒙古电视台

方向明

工人日报

王玉龙

广东电视台

王 娴

中央电视台

王益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王继兴

河南日报

白 筠

健康报

乔天富

解放军报

刘向东

 新华日报

许学芳

大众日报

孙洪康

新民晚报

刘砥中

中国日报

吴复民

新华社

李钟声

南方日报

罗开富

经济日报

张仲彩

海口晚报

张建伟

中国青年报

张凯林

今晚报

张勉之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金 涛

光明日报

张敬民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

席文举

四川日报

郭玲春

新华社

鲁 光

中国体育报

焦 利

辽宁日报

董建生

新疆日报

童禅福

浙江广播电视厅

谢镇江

中国建材报

骞国政

陕西日报

蔡赴朝

北京日报

艾丰同志事迹

    艾丰 男,汉族,1938年4月生,河北省玉田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后到人民日报工作。获奖时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三十年来,他一直积极、辛勤地奋斗在新闻工作第一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写了一些有全国影响的新闻作品。他的新闻报道代表作有:《首钢启示录》(1989年)、《现代化的觉悟》(1982年)、《已是山花烂漫时》(1984年)、《王守信贪污集团破获始末》(1979年)、《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1982年)、《理一理思路》(1987年)、《一个日本朋友的忠告》(1990年)等。

    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他努力坚持从"两个基本点统一"的高度观察生活和把握新闻题材,并积极以创造性的工作,发挥新闻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沟通的作用。他的新闻作品的特点是:多选取重大题材、宏观角度,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和带有思辨色彩的语言,力求在分析问题的深度上见长。在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上,他也作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引起新闻界的广泛注意。

    他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受到普遍好评,并于1988年获我国社会科学成果奖--吴玉章奖金优秀奖。他还出版了多本新闻、经济方面的论著和新闻作品集。

江志顺同志事迹

    江志顺 男,汉族,1945年1月生,四川省安岳县人,中共党员,解放军报社记者处摄影记者,新闻职称为主任记者。他从1971年起一直在解放军报社担任摄影工作。其间曾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科。

    二十多年来,他不畏艰险,经常深入边疆海防、高山地区采访。他参加过"八一"登山队攀登珠峰、老山前线作战、中华健儿漂越虎跳峡,以及一些大型军事演习和其它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拍摄了大量新闻照片。1979年以来,他有70余幅作品在全国影展、影赛中获奖,其中有第八届全国好新闻照片一等奖、198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最佳新闻照片奖、第一届中国新闻摄影展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亚太地区摄影比赛奖等。

    他不断探索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发表摄影论文和体会文章30多篇。他曾被评为全国首届十佳摄影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他的代表作有:《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救马草》、《生死线上》、《人民的理解》等。

刘效礼同志事迹

    刘效礼 男,汉族,1943年2月16日生,山东省寿光县人,中共党员,获奖时任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他1962年高中毕业,1966年调入中央电视台,先后任新闻部地方组编辑、新闻部编审组编审、军事部新闻组副组长、军事部副主任。

    二十五年来,他参加了300多部电视片的采编和撰稿工作,其中10多部在全国评比中获特等或一等奖,5部获二等奖。作为主要创作人员,多次参与并组织领导了"五·一"、"十·一"、"党代会"、"长征50周年"、"建军60周年"等大型重大题材电视片的采写制作。他采访作风深入,在报道中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说凤阳》是中央电视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农村改革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用农民的话,写农民的事,从头到尾充满乡土气息,热情讴歌了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2集电视系列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受到各界好评,被评为全国电视专题片特等奖。

南振中同志事迹

    南振中 男,汉族,1942年5月生,河南省灵宝县人,中共党员。获奖时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室总编辑、高级记者。

    他1964年7月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担任记者,后担任分社副社长、社长。1985年调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室副总编辑。

    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巨变中,南振中经常深入到贫穷的鲁西北地区和沂蒙山区蹲点调查,同农村干部群众一起探索和总结摆脱贫困的经验,采写了大批讴歌农村改革、反映农村变化的新闻通讯。他采写的有关农村的报道,题材新颖,有深度,其中《政策牵动故乡情》一文获全国农村改革十年农业好新闻评选一等奖。

    在近三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他自己总结的三点经验是:一、乐于深入基层,要和群众谈得拢;二、自觉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敢于提出自己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三、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

    他担任总编辑工作以后,负责组织指挥全社国内外宣传报道工作,着力把握报道思想和报道方针,并能挤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地改进和加强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工作。

    他的新闻专著《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受到新闻界的好评,被新闻院校选为教材。他还出版了新闻作品集《记者的眼睛》。

俞新宝同志事迹

    俞新宝 男,汉族,1948年1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获奖时任上海《解放日报》社美术摄影组副组长,主任记者。

    他1966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71年担任摄影记者。二十多年来,他勤奋耕耘,深入社会的许多角落,抓拍生活气息很浓的镜头,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几千幅图片,其中有些获全国或省市级新闻照片奖。

    俞新宝的新闻摄影作品的特点是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和社会性,并有意识地把新闻照片作为独立的新闻形式,而不是作为文字稿件的附属和陪衬。

    1988年,上海青年记者协会为他举办了"俞新宝新闻摄影作品研讨会暨回顾展"。他还曾被评为上海市十佳记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怀孕女工陈燕飞下水救人系列报道》(图文综合报道),《上海"读书热"系列报道》(摄影报道),《从楼板倾翻谈20频道》(采访札记)。

    他不但长于新闻摄影,还撰写了许多文字报道,并出版有专著《俞新宝新闻摄影探索》。

郭梅尼同志事迹

    郭梅尼 女,汉族,1935年2月生,湖北省孝感县人,中共党员。历任中国青年报社地方记者、机动记者、记者部主任,以及科技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等,获奖时任《科技日报》编委,高级记者。

    她1953年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实践中自学、探索,在新闻人物通讯的采访写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1979年至1989年间,她撰写了张海迪、刘玲、钟铧、袁和等优秀青年人物和茅以升、钱三强,杨乐、张广厚等著名科学家的通讯20多篇,有的在国内或国际上获奖,有的作为范文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或被其他报刊书籍广泛转载。她的人物通讯注重刻画人物的灵魂,注重折射时代的精神;因此,不论是写著名科学家还是写青年人物的通讯,都常常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她采访深入,作风平易,尤其擅长发掘人物生动形象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这使她的人物通讯真实可靠,具有感人的力量。她的代表作有:《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通往科学家之路--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等。

    郭梅尼由于优秀的工作成绩,曾获首批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甲级)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曹仁义同志事迹

    曹仁义 男,1938年12月生,吉林省洮南县人,中共党员。

    他196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此后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曾任编辑、记者、组长、部主任,获奖时为新闻中心副主任兼地方新闻部主任,高级编辑。

    曹仁义对广播新闻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录音报道等,都有比较深入的实践。他的特点是组织和参与中央电台的重大报道,如他组织和参与的国庆30周年联欢晚会、国庆35周年的群众游行活动等重大实况广播,受到广泛的好评。他组织和主持较大型的广播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重唱创业歌》(10集)和《民族正气歌》(8集)播出后,反响强烈,在思想内容上和广播形式上都获得了广播界的好评,获得广播新闻奖。

    他在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论组组长期间,撰写了不少有影响的评论,如《开展批评与贯彻双百方针》受到社会关注,并有多篇评论在国内获奖,评论组也被评为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

    他在广播新闻理论研究方面也勤于耕耘,至今已发表近150余篇业务论文和理论研究文章。其中有些论文获奖,有些被收入大学教材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他还与别人合作主编《广播新闻学文集》以及高校广播新闻系补充教材若干篇。

樊云芳同志事迹

    樊云芳 女,1945年5月生,汉族,上海人,中共党员。获奖时为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

    她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70年分配到山西省浑源县委工作后,开始为地方报纸当业余通讯员,1978年调任光明日报社山西记者站当记者,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新闻记者工作。

    从1981年到1989年,她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全国好新闻奖,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她的通讯文笔流畅、细腻、形象、生动,其中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采写的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通讯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对先进知识分子典型栾茀的事迹报道,对某国营大厂的副总工程师出走加入乡镇小企业的问题的反思的通讯,反映了她的报道在立意、切入角度和探索深度等多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这两篇通讯发表后,都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被广为转载,并曾引出了热烈的讨论。

    她撰写出版了新闻采写札记《记者梦》等著作,发表新闻理论或采写体会文章20余篇。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并列入1990年《中国新闻年鉴》"名记者"栏。1985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杨登榜同志事迹

    杨登榜 男,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获奖时为四川省金堂县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

    他1972年参加新闻工作,在金堂县广播站先后任播音员、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1980年至1990年,由他本人及与他人合作采编录制的广播节目、稿件有25组(件)在省市、全国获奖。他生活、扎根在基层,热情地为农村听众服务。作为节目主持人,他采编的节目,从选题到形式,以及播音方式,都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贴近生活,针对性强,就事论理,亲切入耳,深受农村听众的欢迎,成为独具特色的优秀乡土广播节目。

    他注重对广播宣传的理论研究,曾发表多篇论文和经验体会。他的代表作品有《谈养鸡和自学成才等问题》、《谈经济合同的事》等,与他人合作录制的获奖节目有《凤凰为什么折断了翅膀》、《话说催粮催款》、《说说我们的村支书》等。

 
(责任编辑: 杨蕾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