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采编园地 >> 精品赏析
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
2007年01月28日 16:48:20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毕锋 李晓华

    今天16时30分,共和国总理温家宝专程乘坐火车,来到海拔4161米的玉珠峰站工地,与工人们共度劳动者自己的节日。

    今天是第116个五一国际劳动节。14时30分,温总理来到青海格尔木市郊30公里的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他健步走下汽车,直奔工人中间,与大家热情握手交谈。工地上,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来,我们一起合个影。"总理的提议让早已激动的工人师傅们更加欣喜若狂。青工小夏非常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总理会主动同我们照相,跟做梦一样。"

    "和大家在工地上过节,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总理对这些长年累月工作在"生命禁区"的辛勤劳动者深情地说:"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铁路,非常不容易。""我向大家表示致敬和感谢!"

    轨排成品区旁,温总理与70多名劳模合影。站在前排中间的罗发兵、李金城、马新安、程红彬最令人羡慕。他们昨天与总理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今天又和总理在青藏高原相聚。

    15时,总理登上一列由两台东风4型高原机车牵引的铁路工作车,沿着尚未运行而被称为"幸福路"的青藏铁路新线,以70公里的时速,穿越戈壁荒滩。90分钟后,列车徐徐停靠在玉珠峰站。

    玉珠峰站在全路首次采用数字无线通信网络,是全线25个无人值守车站之一,离格尔木站110公里。

    天公作美,这里虽然不像南山口那样阳光明媚,但飘飘洒洒的雪花突然消失了。温总理身穿橘红色羽绒服,和蔼的笑容让大家无拘无束。职工们围在总理身边,用照相机将历史定格在"玉珠峰"站牌前。站台上100多名职工几乎人人都与总理合了影。

    看到机车上两位司机一直坚守岗位,温总理多次举起右手致意。16时 40分,总理独自走上铁道,背对机车和机车司机。霎时间,快门声响个不停。

    (人民铁道报2005年5月3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主题重大。这篇现场短新闻不仅报道的是举世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而且反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更主要的是关注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密切高层与基层、政府与百姓之间关系的重大课题。

    对比强烈。在标题上就通过高海拔和高职位预设出高海拔与内地平原、高权威与普通工人的两组对比,尤其是在"五一"这个特殊节日背景下,凸现了总理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关心,对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对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关爱。

    现场感强。抓住主要场景,突出描写细节,准确引用对话,不仅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而且生动真切反映了总理的亲民形象,有效体现了总理的爱民之心、亲民之情和为民之举。

    背景穿插巧妙,语言流畅精炼,时效性强,信息量大,700多字的篇幅传达了30多个有效信息。堪称一篇既具行业特色,又富社会意义的新闻精品。

    采编过程:国务院总理专程考察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与现场工人们一起过"五一"劳动节,这的确是条大新闻。接到任务后,报社迅速组成特别报道组,总编辑亲自带队,赶赴青藏高原。无论是在海拔3000多米的南山口,还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玉珠峰,记者发挥曾多次参加中央领导考察青藏铁路报道,对工地环境熟悉的优势,克服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等各种困难,仔细观察现场,注意捕捉细节,抓紧写稿,巧妙构思,周密布局,精心制题,从现场快速发稿。编辑部紧密配合,收到稿件后,及时上版,让广大读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则新闻。

    社会效果:这篇现场短新闻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国务院总理的爱民之心,亲民之情,为民之举,跃然纸上,大大激发了包括青藏铁路建设者在内的全国铁路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对确保青藏铁路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深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见报后,被报社评为当日最佳采写,并被评为当月优质稿。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