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增强网络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
2011年10月12日 11:26:0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本网讯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华声在线根据网络媒体的特性,利用丰富的网络表现形式,贴近网友践行“走转改”。发挥专题集纳优势,刊发文章200篇以上;提升评论建言议政深度,推出相应原创评论30篇;原创报道贯彻“走转改”精神,结合华声在线承办的中国首届湘江全流域漂流大型公益环保活动,记者历时20天沿湘江实地追踪报道;同时,先后派出四名记者到基层挂职锻炼,切身体验“走转改”精神,编辑出版“记者在基层”作品集。

    首页改文风,选题贴生活

    华声在线首页编辑精心制作“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题,专题中推出网评热议、活动进展等板块,并在华声在线头条区第一条显著位置标红推出。专题中先后发表《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沉得下、蹲得住、坚持好》、《接地气要“身入”更要“心入”》等网评热议文章30篇,向网友充分阐释了“走改转”的意义以及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编辑记者收获的经验,为媒体一线工作者如何服务基层、如何在“走改转”中寻找报道亮点、为百姓发声等提供了指导方针。

    首页编辑注意及时更新各大板块,刊发了一批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图文并茂的生动表现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为基层群众发声。专题中,编辑在选稿和提炼时努力还原基层老百姓的原生态生活、体现基层的风土人情。系列报道里出现了燃气工人、沅水摆渡人、模板钢筋工等普通基层人物;出现了“土坯房变身大市场”、乡卫生院“转型”、汽车运输取代瑶乡马帮运输等三湘大地的巨变。编辑在编辑这类文章时,注意从小视角里挖掘出大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体现了一群平凡人的美德,把握到了群众的思想脉搏,改变了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的文风。

    活动开展以来,编辑发布“走改转”相关稿件数百篇,稿件大部分都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每一条稿件编辑均在选稿转稿上仔细斟酌、在稿件的排列上细心推敲、在标题制作上努力锤炼。为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在湖南在线首屏大头条区第一条位置进行加红转载,努力打造出“走转改”活动湖南的舆论阵地,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评论变视角,网友广参与

    自“走转改”活动以来,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华声评论在选稿中秉承“走转改”的视角,关注基层、关注优秀事迹、关注平凡人的身边事,发表原创稿件《女孩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伞,撑起一片晴空》、《马恭志把平凡之事做出色》、《最美白衣天使:为口鼻冒血伤者人工呼吸》等,挖掘平凡人的可贵之处,弘扬社会美德和职业操守,影响感动网友和公众,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评论文章《“走转改”的启示》、《“走转改”关键在“三不”》等则充分阐述“走转改”的意义,取得的良好社会效应及公众期待和建设性意见。在《 走转改”很提振可否拓展到官员?》一文中提到,“走进了基层,走进了民众的家,走进了群众的心里。而转作风,更让‘走’字升华,拉近了新闻媒体与报道对象和广大受众的距离,捕捉到了大量的、真实的、生动的新闻素材,丰富了记者、编辑的视野,锤炼了守土有责的品质。‘改’的效应,也很突出,一个多月时间,各大媒体的报道显得短而鲜活,真实可信,并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可读性大大增强。”文章大篇幅地描述了“走转改”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同时又建议“有必要将新闻单位的‘走转改’引进官场、学场、市场之门,特别是政府官员要带头引进,做出样子。”

    此外,大量稿件在论坛社区的转载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评论。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在各媒体感受到的变化。据华声论坛不完全统计,在华声论坛各版块中网友自发转载的报道百余篇,点击数达十几万,有上千网友对此举热议评价,其中有超过90%的网友充分肯定了“走转改”取得的实际成效,也充分地说明了活动深入人心,社会反响非常好。

    全媒体报道,践行“走转改”

    以“走转改”为契机,华声在线策划了系列活动。9月1日,由华声在线独家承办的“保护母亲河 妙盛湘江行”湘江全流域漂流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启动,在20天时间里,12位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踏访湘江漂流沿线,深入村庄、农家、工厂了解湘江流域环境保护现状,用镜头与文字记录悲与喜,共发布原创图、文、视频、音频报道近500篇,切实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贴近实际进行报道。

    在活动中,华声在线记者蹲下身去,以倾听的姿态报道了挖沙、电鱼、重金属污染对湘江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沿线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贴近之后,记者的视野更清晰,报道更有力度,反响也更强烈。漂流前线记者所到之处,均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一些村民甚至主动免费为记者当向导。(简人卫)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