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民生 记者体验在一线:汗水浸透的“收成”
2016年10月09日 08:44:59  来源: 青海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出德令哈市区沿公路西行10多公里,顺一个下坡拐南再笔直向前,有一条两旁绿树婆娑的硬化路。又行片刻,过沟爬上田垄,眼前是望不到边的熟透了的金黄麦地。布谷鸟由近而远地叫着,柯鲁柯镇连湖村的乡亲们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才等来了这一年一季的麦收。

  头天采访路过时,已给在地里忙乎收麦子的乡亲们约好,明天一早让两名年轻记者,来地里“搭把手”,尝尝与民同吃同劳动的滋味儿。行前让记者马振东、程宦宁不带采访本和笔,换好衣裳,拎好中午的饼子、榨菜,就下地干活了。

  他们出门时太阳还没有冒头,中秋时节的瀚海戈壁已有些凉意,让两个敞怀“耍单儿”的小伙子也扣上了衣扣。原想早来在地头等着乡亲们,没想到赶早到这里,看到乡亲们早已在地里忙乎了半天,麦子已经收了半截,麦草捆一个个方方正正地码到车上,正所谓“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不晚,不晚,我们是趁天凉好干活,中午的日头就毒了”。乡亲张成是一个40多岁的汉子,他一脸憨厚地招呼着,并让马振东、程宦宁抬抬麦草捆,尽量干些轻省的活,他们的意思是“城里娃娃没下过苦”。

  看着张成一手一个拎着麦草捆一扬手轻轻甩上车,两人也想轻松地表现一把。身材本就单薄的马振东先去拎一个麦草捆,不曾想拎了两下麦草捆都没离地,只好难为情地用眼神招呼离他不远的程宦宁,两人躬腰抬起麦草捆码到车上,来到下一个麦草捆前已喘着粗气:“没想到这一捆麦草有几十斤重,还真不轻呢”。

  抬着麦草捆还得顾着脚下,麦秸秆都是拦腰割下,剩下的半截都向上支棱着,走不好麦秆就会穿进裤腿戳向皮肉。几趟下来,两人翻起裤脚,白净的腿杆儿已见麦秆留下的血印。前面还有一长溜的麦草捆等着外运,俩人干脆找来布条扎住了裤脚。起初麦草沾到身上还立马拍掉,其后在装车时汗水和着麦草“打乱了发型”,也都顾不上了,他们心里想——不能让乡亲们在端碗聊天时,给乡亲们留下“软蛋”的话把子,更何况咱还是党报记者,这个人丢不起。

  拉麦草捆的平板农用车在“突突”往返,俩人的白衬衫早已在汗水浸透中“前心贴后背”。时近中午,日头果然很毒,麦草捆益觉沉重,几百个麦草捆运完时,人已饥肠辘辘、腰酸背疼。坐在田埂吞着张成执意递上来的“锟锅”,却是从未有过的香甜。

  “走,坐车家里去,不远,认认门”。已经熟络起来的张成拉着俩人的手,一番诚意地往农用车上让着。不远便是连湖村,路上俩人嘀咕着张成的一双像锉刀的手,“庄稼人真不容易”。

  地里在忙,村里的人也没闲着。收回的麦子在摊晒场扬去秕壳,一边留下口粮,一边在一个大院晒场上,装袋后堆得像小山一样等着出售。院东墙一排排棚子下同样散堆着看上去灰乎乎的麦子,成群的麻雀在这里哄之不去。张成说,让它们吃去给,这是前些年没卖掉的粮食,经了风吹雨淋,白瞎了。俩人抓一把在手里一挫,腐烂的麦子瞬间成了灰。成天嘻嘻哈哈的两个年轻人,脸上在那一刻露出从没有过的凝重。

  离开连湖村已是半下午的光景,张成的老母亲正在一片空地上把几个平锅埋进烧红的柴火里烙馍,招呼着“再有半个时辰馍就熟了,带上个”。上午张成还是“马记者、程记者”的叫着,送到了村口时,张成的嘴里已换成“尕娃,有空了再来”。这让俩人回头、再回头。

  回到记者站驻地,俩人倒头睡到深夜。醒来他们说:“刘老师,咱们在采访中能不能给老张他们提个醒,没卖掉的粮食,好一些的卖出去,差一点的给牲口当饲料也可以换几个钱”。“他们要是种大棚,一年就能比种麦子多收入几倍的钱。”……而在我心里,当天是连湖村乡亲们收成的日子,更是两个年轻记者收获的日子。(刘法营)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赵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739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