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李苑: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2017年02月08日 12:11:0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为了除夕夜的年夜饭,72岁的老北京李继忠,进了腊月就开始泡腊八蒜、买肉、蒸年糕。除夕当日,一家人早早就开始忙碌,锅沿儿边升起的烟火气中,透着喜悦和期待。

    过年期间,有人逛庙会,有人走亲戚,有人在家休息,资深出版人、作家刘海栖,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作家谢玺璋,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却仍手不释书,让自己的年味儿中充盈着书香。

    他们都是我新春走基层的采访对象,也是我岁末年初最大的收获,是他们让我在细碎的生活中,体会到了村上春树所说的那种“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新春走基层”稿件《一年辛苦和流汗就为三十这顿饭》,讲的是老北京年夜饭中体现的和合精神。在旧鼓楼大街的各个四合院里,如今还住着大量的老北京人,他们沿袭着北京城里居民过年的风俗习惯,吃团圆饭,也就是年夜饭,这在老北京家庭中,简直是带有仪式感的大事。采访对象李继忠,就住在旧鼓楼大街192号院里。家里准备年夜饭,上初中的孙子在屋里上网,不愿意动,李继忠笑呵呵说:“以前过年,我们儿孙辈儿的得孝顺,让长辈先吃。现在,屋里那位是‘大爷’,我们伺候他先吃。”老北京人的幽默风趣,一句话都藏不住。

    生动鲜活的语言,可触可感的环境,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是不亲历就无法想象的场景。生活的日新月异不仅体现在国家的高速发展上,更体现在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幽默、风趣的话语,那种对过年的殷切期盼,无不展现出社会的新风貌。

    过年期间,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北京的风俗,我还采访了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同样是老北京,作家刘一达对各种风俗老理儿熟稔于心。“ 我小的时候,年夜饭都在自己家里吃。那会儿饭馆在三十晚上也都关门,因为他们的职工也要回自己家吃年夜饭。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人,包括其他城市的人逐渐选择在酒楼饭馆吃年夜饭。这虽然省心省事儿,但年夜饭的内涵和乐趣却也打了折扣。”刘一达说。

    今年是鸡年,朋友圈里好多人转发“过了三十拜年的都是黄鼠狼,因为只有黄鼠狼才给鸡拜年”一类的段子,还戴着“传统习俗”的帽子。为此,刘一达专门解释说:“春节的许多民俗,并不是现代人攒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传下来的。”他介绍,史书上较早出现的过年拜年习俗,是宋代人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到了明代,过年拜年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习俗。明代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市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是句俏皮话,跟鸡年拜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刘一达笑称。

    采访中,不论是人们生活中俏皮的段子,还是专家学者理性的思考,都体现着这个时代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基层是采访资源的宝库。从2012年开始,每年春节我都会主动报名参与采访报道,从北京市烟花炮竹厂,到中国科技馆;从安徽庐江的民间小剧团,到北京图书大厦;从北京市海淀区基层民警流动站,到北京基层民居,每一次基层采访都带给我别样的体验,我也力争带给读者鲜活的稿件。深入基层,用脚丈量生活,用百姓的口讲时代的故事,这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每个记者对自己的最基本要求。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4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