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李瞳 吉亚矫:挑战全新传播方式
2017年02月08日 12:11:05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1月24日,春运第12天,作为经济日报夫妻档记者,我们组成“糖醋李吉”组合来到北京西站,讲述春运背后的故事。在超过10个小时的北京西站值班站长日记直播中,共发布图文、视频报道40余条,围观人数近6万人次。这次“创新”的采访,让我们收获良多。

    走基层,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在北京西站直播的一天,我们采访了北京西站的值班站长、安检人员、公安干警、售票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小红帽、旅客等人群,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春运的真实情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1年来北京西站应对春运的变与不变。

    镜头前,工作人员介绍“刷脸进站”的使用方法,提高了验票效率;幕后小编展示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的功能,实现了“智慧出行”;带着5个月大孩子的妈妈感叹新增的哺乳室干净温馨,保证了照顾孩子的私密性……北京西站将高科技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相结合,使旅客回家的路更便捷、更舒适。

    采访中,我们被铁路人不变的初心所感动。通过对值班站长张庆红一整天的工作进行直播报道,从紧张的交接班和此起彼伏的电话声中开始,到为旅客提供服务、遗失物品代寄、广播失物招领、延误旅客改签、救助生病儿童……可以发现,张站长简直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所有回家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她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张站长的第21个春运,这些年她极大地压缩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张站长12岁的女儿发烧了,还有82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但她仍然笑着说,“大家都叫我张坚强”。在这里,“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个坚守岗位的铁路人默默用实际行动作出的奉献。

    在和值班站长并肩工作的一天里,我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每一个铁路人工作的辛苦,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如果不在现场,我们无法想象看似柔弱的值班员小文,是每天抬送数十位重点旅客的“女汉子”……这就是铁路人的可爱之处,低调实干、不求回报。正如张站长所说,“我们不需要旅客的一声谢谢,只要看他们顺利上车,心里就是满满的幸福感!”

    改文风,讲述“接地气”的春运故事

    整个直播过程中,我们多采用网言网语,关注细节,抛出问题,图文并茂,与网友形成有效互动。例如,我们发现每一个值班人员的午饭都是盛在塑料袋里直接食用。原来,是为了省去清洗饭盒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帮助旅客解决难题。这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铁路人早习以为常,却最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敬业精神。再例如,当天候车室一位1岁多的小男孩高烧昏厥,张站长立即通知医务室、救护车和公安干警,以最快的速度对孩子进行救治。病情稳定后,张站长为孩子和家长办理好退票手续,送去医院做一进步治疗后,才松了一口气。

    细节,往往最打动人心。我们欣慰地看到,很多人点赞评论表示感动,同时也对铁路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网友“娜娜”给我们的留言,“记录了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体现的却是伟大的家国情怀。科技的进步,人间的温暖,铁路人的辛苦,让老百姓对铁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经济日报记者。”

    充分准备,挑战全新传播方式

    不同于传统报道,此次直播,我们只靠手机就搞定了所有。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北京西站现场采访、编辑、发布,一气呵成。回头看这次的直播,在设备方面,直播前我们对软硬件反复测试,确保万无一失;在内容方面,直播前我们做好资料搜集和策划方案,沿着一条故事主线,在现场灵活应变、挖掘生动的素材。

    这次春运直播,我们感到作为记者的幸运,可以深入一线见证铁路人的尽职尽责;同时,也感到作为记者的责任,因为还有太多基层工作人员的故事值得我们去讲述。希望未来,我们有机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直播报道。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40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