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线上的骡马队
2017年02月09日 14:18:0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央电视台殷一元 

    作为跑了5年铁路口的记者,春运是我一年当中必须完成的作业。最初拿到高铁线上的“骡马队”这个选题,就觉得眼前一亮,作为时速高达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怎么会与原始的运输工具骡马队联系在一起,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合,又与春运有什么关系。强烈的好奇心激发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出发前我们做好了精心准备,航拍机、gopro、6D摄像机,前往这支骡马队所在的工区——武夷山脉。

    合福高铁地处武夷山脉,这里雨水充沛、土质松软,山石很容易滚落下来,会影响到列车行车安全。由于山体陡峭,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根本无法到达地质灾害点,所以从2015年6月合福高铁开通后,南昌铁路局就在这里组建了一支骡马施工队,一年多来,施工队像蚂蚁搬家一样,将一筐筐砂石水泥运到山顶,保障地质隐患点的及时修复,守护着高铁的飞驰。

    说是骡马队,其实就是10个人和5头骡子,这10个人全部是南昌西工务段的职工。刚到工区时,因为前段时间下过几场雨,南方的山间更加阴冷潮湿,而他们的工作从凌晨4点就要开始,因为那个时候山间雾气不大,要赶紧给骡子喂好草料,然后再赶1个小时的山路,去寻找被雨水冲刷后出现隐患的水害点。

    武夷山脉都是崇山峻岭,这里的桥隧比高达90%,由于山路陡峭,有的地方只允许一个人通过,骡子和人要排成长队往上爬。修复一个点,需要大概1吨左右的材料,一匹骡子每次能驮三百四斤,5匹骡子一起跑一趟,才能把这次施工的材料全部运上去。春运期间,他们要负责270多公里长的铁路线和200多座山头的维护。

    山路上砂石夹杂着野草,最陡的一段险坡有70度,长达500多米,我们一路跟随,不仅要手脚并用,只走了一段,脚底板就硌得疼。队员们赶着驮了几百斤材料的骡子更是累得气喘吁吁,骡子上山时身上还挂着一层白霜,等到了山顶,霜化了夹着汗水,鬃毛已经成了一绺一绺。

    南方山路湿滑又崎岖不平,骡马脚下很容易打滑。一头骡子在坡上打滑,整个骡马队都可能人仰马翻。一路上我们小心翼翼地拍摄,生怕惊扰到他们的正常工作,但航拍器的噪音还是导致头骡受惊,一路撒蹄狂奔,山路原本就窄,站在头骡一旁的我来不及躲闪,差点摔到草坑里面,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对这种大型动物更是有种天然的畏惧心理,那一下子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也正是因为这误打误撞,原本是想拍摄骡蹄打滑的细节,没想到却捕捉到了这样一幕惊心动魄的现场,也记录了他们平时最真实的工作。

    赶骡子上山运送石料,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到了山顶,队员们还需要逐一排查水害点的大小,由于水害点都位于偏僻的山坡上,骡马上不去,需要队员们一桶一桶地将水泥砂浆抬进去,修复一次,一个人至少要来回抬个二十来趟。我也尝试着抬了一次,一桶就要20余斤,一路上不仅要爬“Z”字型的陡坡,还要提防一旁的“刺笼”,走一趟得歇好几次,队员们几乎人人手上肩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天时间里,我接触的都是他们日常最基本的工作,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的不容易,但这些都只是所有辛苦的冰山一角。不过,这10个人都十分乐观,没有一个人抱怨。这10个人中有8个是90后,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伤疤,但大家谈起来却如同在细数自己的军功章,充满成就感,从青涩的毛头小子成长为身上有疤的男人,改变他们的不只是增加的伤疤,还有对工作的认可,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

    后来,我们坐在高铁上穿行过这个路段,很想透过车窗寻找他们的身影,但发现这群橘黄色的身影在疾驰而过的景色中一闪而过,大多数人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很难想象,还有这样一支骡马队在大山深处守护着高铁安全,守护着更多人回家的路。

    节目分别在《新闻直播间》和《新闻联播》的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出后,在无数观众被片尾那一幕打动的时候,我自己也被这群小伙子深深感染,佳节喜庆,阖家团圆,让人不由心生幸福祥和之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每个人的期盼,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愿景。然而,岁月静好的背后,却有许多人在负重前行。他们是镇守边关的卫士,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是冲入火海的消防员,是连轴加班的春运服务者,是雾霾笼罩下依然上街清扫的环卫工……呈现在新闻图景中的,是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咬牙坚持的果敢;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们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初心。

    要想高铁运行平稳,就得有人在崇山峻岭间日夜劳作;要想旅行中如厕方便,就得有人当这个“臭男人”;要想有一个平安喜庆的过年氛围,就得有人在寒冬深夜里默默守护。“我负责助你出发,你负责幸福抵达”,在温暖的归途中,我们可能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但应该记住他们的付出。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认真、深情”一直都是我的工作准则,相比他们的职业精神,我是否也同样能做到永葆初心呢?我想,绝大多数人当初之所以选择记者这个职业,是因为内心深藏的理想,不为“无冕之王”的光芒,也不甘做一名“新闻民工”,只为记录最质朴的真情,描绘发自肺腑的表达。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437561